摘要
独山花灯是贵州戏曲艺术的优秀代表,是南路花灯的典型范例。它以别具一格的灯戏和丰富多彩的音乐舞蹈及浓郁的乡土特色赢得人们的喜爱和关注,以鲜明的地域民族文化特色、优美的音乐曲调、婉转动听的唱腔,在省、州、县(市)甚至首都的舞台上都出现过独山花灯的身影,使之成为贵州影响较大的花灯流派之一,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在独山城乡广泛传承与发展中,以其形式的活泼、音乐的优美、语言的幽默,成为黔南城乡各族群众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尤其是2009年3月16日,独山花灯登上了奥地利世界音乐艺术的圣殿——维也纳金色大厅,《干哥干妹踏青来》、《牵牛郎郎要接亲》、《踩新台》等原生态的天籁之音折服了音乐之都,成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中的奇葩,并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出处
《北方音乐》
2017年第8期92-93,共2页
Journal of the Northern Music
作者简介
龙迪(1991—),女,苗族,贵州省独山县人,硕士在读,主要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