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稷下之学与战国文化中心
被引量:
1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论稷下之学与战国文化中心于孔宝诸侯争雄兼并是战国时代的显著特征。伴随着社会的大动荡、大变革,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和学术大繁荣的黄金时代。各种学说、各种流派雨后春笋般地应运而生,形成了亘古未有的百家争鸣的局面。而齐国的稷下...
作者
于孔宝
机构地区
山东淄博<管子学刊>杂志社
出处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22,共10页
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ical Studies
关键词
稷下先生
稷下之学
战国文化
百家争鸣
齐国
学宫
齐桓公
姜太公
黄老之学
《管子》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64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48
同被引文献
164
1
杨生源,赵岷.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体育观念的消极影响[J]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2,18(5):92-94.
被引量:5
2
白晋湘.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 丰富世界现代体育宝库——民族传统体育研究述评[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4):433-435.
被引量:133
3
赵小君.
欧洲第一所名牌学校——柏拉图学园[J]
.家庭与家教,2003(4).
被引量:2
4
张秉楠.
稷下学宫与百家争鸣[J]
.历史研究,1990(5):79-94.
被引量:10
5
张富祥.
齐国的官学[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44(2):7-11.
被引量:2
6
蔡德贵.
稷下学宫盛衰原因论[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2(4):58-63.
被引量:3
7
赵发中.
我国最早的一部学生守则[J]
.殷都学刊,1998,19(3).
被引量:1
8
龚维英.
稷下先生内有无墨者[J]
.齐鲁学刊,1985(1):58-60.
被引量:2
9
蔡德贵.
试论荀子和淳于髡的师承关系[J]
.齐鲁学刊,1985(1):71-74.
被引量:5
10
孙开太.
《稷下人物考辨》质疑[J]
.天津社会科学,1985(5):80-8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4
1
于元元.
论《考工记》的编纂特色[J]
.档案学通讯,2006(5):32-35.
被引量:1
2
王京龙.
先秦养生思想对传统体育观念发展的影响[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2(5):51-53.
被引量:17
3
井华,史怀权.
稷下学宫与吕克昂学园之比较[J]
.管子学刊,2007(2):22-23.
被引量:4
4
周光华.
华夏起源与齐文化融合[J]
.管子学刊,2007(2):71-78.
被引量:2
5
王京龙.
战国体育中心蠡测[J]
.社会科学战线,2007(6):169-171.
被引量:4
6
于孔宝.
稷下学宫与黄老之学述论[J]
.管子学刊,2008(4):37-42.
被引量:5
7
李婷.
稷下学宫与柏拉图学园之比较[J]
.文教资料,2010(2):102-104.
8
王京龙.
齐鲁文化与中国古代体育发展[J]
.体育学刊,2010,17(9):13-16.
被引量:4
9
葛亚杰.
近四十年稷下学宫研究评述[J]
.文教资料,2020(30):49-54.
10
于孔宝.
简论稷下诸子学派[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4):30-36.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48
1
李成龙,金青云.
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记忆与当代启示——以闯关东时期朝鲜族体育文化为例[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4,47(2):128-144.
被引量:13
2
王正立,王明星.
稷下学宫的人物及思想探析[J]
.作家,2011(14):130-131.
被引量:1
3
张立天.
简议齐鲁文化与齐鲁民间体育游戏[J]
.运动,2012(21):144-145.
4
宋亦春,李丰祥,王京龙.
齐鲁文化与山东古代武术渊源[J]
.大家,2012(10):7-8.
5
王京龙.
齐鲁文化对中国传统体育观念的影响[J]
.管子学刊,2006(4):42-45.
被引量:2
6
王京龙.
中国传统体育观念的凝练与形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2):1625-1627.
被引量:8
7
张永军,张树军,王京龙.
世界足球起源研究——临淄蹴鞠发展及其传播推阐[J]
.中国体育科技,2007,43(4):36-42.
被引量:14
8
王京龙.
战国体育中心蠡测[J]
.社会科学战线,2007(6):169-171.
被引量:4
9
冯建辉,郭祖炎.
论“黄老治道”与当代中国政府管理创新[J]
.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29-34.
10
王京龙.
《管子》对中国古代体育发展的三点贡献[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5):51-54.
被引量:5
1
安阳市文物工作队.
安阳县阜城村战国窑址发掘简报[J]
.华夏考古,1997(2):64-69.
被引量:4
2
王德敏.
对稷下之学的系统考察[J]
.中国社会科学,1994(1):203-205.
3
孙开泰.
谈谈稷下学史料与研究──评余英时《<十批判书>与<先秦诸子系年>互校记》[J]
.郭沫若学刊,1996(3):29-32.
被引量:2
4
陈以鉴.
先秦时期的历史教育[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5,15(4):102-105.
5
陈兴强.
稷下学宫办学特色刍议[J]
.贵州社会科学,2006(5):157-159.
被引量:3
6
周光庆.
历史的风采:稷下学宫与稷下先生[J]
.荆州师专学报,1998,21(1):69-75.
被引量:1
7
郝本性.
新郑“郑韩故城”发现一批战国铜兵器[J]
.文物,1972(10):32-40.
被引量:55
8
蔡德贵.
稷下学宫盛衰原因论[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2(4):58-63.
被引量:3
9
杨光楣.
略论光绪[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9(3):54-61.
10
苏双碧.
加强对“士”的研究[J]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51-52.
中国史研究
199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