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作”、“做作”辨正──兼谈“做作”音读问题
被引量:2
共引文献10
-
1顾江萍.“作”“做”的混用与分化——对语音演变中新出现的一例同音异形词的考察[J].辞书研究,2002(6):35-41. 被引量:6
-
2施春宏.试论语义关系对异体词显隐和使用的制约[J].语言文字应用,2001(1):60-72. 被引量:12
-
3柯移顺,毛树嵘.“作”与“做”的“两个三角”分析[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9(1):68-70. 被引量:3
-
4贾少宁.分化字“作”与“做”辨析[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25(2):67-70.
-
5许多会.“作××语”还是“做××语”辨——以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03-105. 被引量:1
-
6凌德祥.“作”的语法化及其语用规范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6(1):109-115. 被引量:3
-
7宋东明,刘海燕.现代汉语“作”与“做”的分布考察——以三个有争议的成语为例[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31(2):38-42. 被引量:1
-
8李晶晶.汉语普通话中的“作”与“做”[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2016(5):53-56.
-
9李晓静.《现代汉语词典》新旧版“作”、“做”系列词语的定量分析——兼谈该类词语的规范化问题[J].中国文字研究,2006(1):209-214.
-
10胡斌.再说“作”和“做”[J].汉语学习,2003(5):33-37.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14
-
1李炜.论汉语中的“作”和“做”[J].辞书研究,1998(3):21-26. 被引量:11
-
2顾江萍.“作”“做”的混用与分化——对语音演变中新出现的一例同音异形词的考察[J].辞书研究,2002(6):35-41. 被引量:6
-
3董松涛.“做”与“作”[J].汉字文化,2000(3):60-60. 被引量:1
-
4高永安,康全中.“做”“作”两个字的关系[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2):9-13. 被引量:5
-
5芜崧.能说“过分做作”吗?[J].语文建设,2000(6):21-21. 被引量:2
-
6李临定等编写,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商务印书馆,1980.
-
7沈家煊.从“演员是个动词”说起——“名词动用”和“动词名用”的不对称[J].当代修辞学,2010(1):1-12. 被引量:58
-
8李兴昌.“做”与“作”用法的异同[J].科技与出版,1999(2):37-37. 被引量:2
-
9张凤.名词化的认知语法考察[J].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1(2):8-11. 被引量:2
-
10王希杰.略论语音、语义、语法、语用之间的相互制约性[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4,15(1):44-49. 被引量:11
-
1黄绍丽.浅谈辩证法在教学管理中的运用[J].中学时代(理论版),2013(10):41-41.
-
2王晓鹰,章宜华.同学科同词尾英文医学术语中文译名的系统性[J].科技术语研究,2004,6(4):35-38. 被引量:2
-
3谢守和.谈Make One’S Way一词的变异[J].电大理工,2003(1):33-33.
-
4耿昊天.“富有的是精神,而不是金钱”——访江苏梦兰集团副总经理钱珏红[J].中国纺织,2014(1):32-33.
-
5裴勇.中考常考类文人性篇[J].课堂内外(初中生阅读)(D版),2016,0(7):108-113.
-
6李桐贤.《现代汉语词典》中“ABB”式形容词漫议[J].韶关学院学报,1987(4):88-92.
-
7贺建芹.弱对称性:人与非人行动者关系之辨正[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2):1-6. 被引量:7
-
8谢清果.道家对科技异化的思考及救治[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6):99-104. 被引量:5
-
9胡维佳.《新仪象法要》中的“擒纵机构”和星图制法辨正[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4,13(3):244-253. 被引量:9
-
10顾晓微.《现代汉语词典》字母词收录与修订情况分析[J].中国科技术语,2016,18(5):35-41.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