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身份犯之身份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英国资产阶级法律史学家梅因曾说,"所有社会的进化过程,从来都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在身份社会中,权利和义务的分配依据是身份,在契约社会中权利和义务则主要通过契约来设定。现代社会正处于契约社会的进化过程之中,尽管自由、平等已成为各国社会的主导观念,反特权、反歧视、强调公平成为国家立法的基本原则,但身份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还将长期存在。
作者
舒洪水
机构地区
西北政法大学
出处
《刑事法评论》
CSSCI
2009年第2期396-413,共18页
Criminal Law Review
关键词
身份犯
危害行为
犯罪主体
梅因
身份问题
社会危害性
国家工作人员
人人平等
罪刑法定原则
犯罪构
分类号
D91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0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82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1
闫二鹏,王强.
关于刑法中身份的学理探讨[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5(6):20-24.
被引量:4
2
吕世伦,郑国生.
“从身份到契约”公式引发的法律思考[J]
.中外法学,1996,8(4):8-11.
被引量:12
3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刑法专业组织.刑事法专论[M]中国方正出版社,1998.
4
狄世深.
刑法中的身份犯散论[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2):23-27.
被引量:2
5
何秉松.
试论新刑法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7,19(6):48-52.
被引量:15
6
康均心.
刑法中身份散论[J]
.现代法学,1995,17(4):14-18.
被引量:8
7
康均心.
略论刑法中身份的两个问题[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4,48(2):51-56.
被引量:3
8
魏昌东,周亦杨.
刑法身份诸问题研究[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3,40(6):95-102.
被引量:3
9
李江波,马洪涛.刑法中的“自然身份犯”概念质疑[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2).
10
王瑞君.
刑法渊源:罪刑法定之“法”及其解读[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4,16(6):19-24.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40
1
徐留成.
混合主体共同犯罪定罪问题研究[J]
.人民检察,2001(9):54-57.
被引量:13
2
张明楷.
刍议刑法面前人人平等[J]
.中国刑事法杂志,1999(1):7-14.
被引量:27
3
周红梅.
职务犯罪中的共同犯罪[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1,13(4):37-40.
被引量:26
4
李邦友.
论刑法平等原则的理论基础[J]
.现代法学,2002,24(3):104-112.
被引量:25
5
杨兴培,何萍.
非特殊身份人员能否构成贪污罪的共犯[J]
.法学,2001(12):36-39.
被引量:49
6
陈兴良.
间接正犯:以中国的立法与司法为视角[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8(5):3-11.
被引量:62
7
冯凡英.
强奸罪非身份犯论[J]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7(6):52-54.
被引量:4
8
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1477.
9
高仰止.刑法总则之理论与实用[M].台湾: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3,536.
10
[12]姜伟.犯罪故意与犯罪过失[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2.
共引文献
82
1
陈大鹏.
刑法平等原则[J]
.法制与社会,2006(22).
被引量:2
2
饶明党.
我国刑法共犯与身份犯的立法现状及反思[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40-43.
3
刘旗胜.
刑法渊源若干问题探讨[J]
.广西社会科学,2009(S1):59-63.
4
孙国华,彭汉英.
1996年法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法学家,1997(1):2-11.
5
丁旭.
混合主体实施身份犯罪的定性[J]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8,8(4):49-53.
6
李振.
我国社区中介组织参与下的社会分化和整合机制[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4(3):82-86.
被引量:2
7
狄世深.
行为人身分对共同犯罪定罪的影响评析[J]
.法商研究,2004,21(6):47-57.
被引量:7
8
杨辉忠,戴勇.
论刑法中的身份[J]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2(18):115-122.
9
南春.
浅议修正的犯罪构成理论[J]
.中国商界,2009(4):313-313.
10
杨金彪.
无身份者参与司法工作人员实施真正身份犯的共犯成立类型[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4):87-90.
同被引文献
21
1
周红梅.
职务犯罪中的共同犯罪[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1,13(4):37-40.
被引量:26
2
孙国祥.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主体范围探究[J]
.法学论坛,2005,20(3):117-120.
被引量:6
3
林山田.刑法通论:上册[M].台北:台大法学院图书部,2001.
4
甘添贵等.共犯与身份[M].台北: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1.
5
佐伯千仞.共犯理论的源流[M].东京:成文堂,1987.
6
马克昌.犯罪通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36-44.
7
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 托马斯·魏特根.德国刑法教科书[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8
木村龟二.刑法学词典[M].顾肖荣,郑树周译校.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648.
9
野村稔.刑法总论[M].全理其,何力译.邓又天审校.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115.
10
杜里奥·帕多瓦尼.意大利刑法学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引证文献
2
1
林铤.
身份犯界定之新解[J]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8(1):46-52.
2
陈泳君.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本质与构造[J]
.池州学院学报,2021,35(2):60-65.
1
岱烨.
身份[J]
.河北企业,2004(10):1-1.
2
徐留成.
身份犯与亲手犯、不作为犯之比较[J]
.学术交流,2008(9):38-41.
被引量:1
3
张亮.
转型社会中,我国青年应该具备的几个意识——从身份和契约谈起[J]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64-66.
被引量:1
4
蒋先福.
从身份社会向契约社会的转化及社会条件[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24(1):10-13.
被引量:10
5
袁继富,张学英.
中国公民社会建设的理性审视[J]
.理论研究,2008(5):54-57.
被引量:3
6
陈刚.
从身份社会到契约社会[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9-24.
被引量:14
7
尹华飞,杨龙胜,谢建社.
新生代犯罪农民工再社会化探索──以广东F监狱为例[J]
.青年探索,2008(3):42-46.
被引量:7
8
任荣.
关于我国政府官员定位变革的思考[J]
.理论前沿,2004(8):29-31.
被引量:2
9
朱书刚.
论契约社会与契约伦理在西方的生成和在当代中国的建构[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56(6):48-52.
被引量:11
10
徐留成.
刑法身份与身份犯之身份新论[J]
.河南社会科学,2008,16(4):127-131.
刑事法评论
200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