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治疗乙型肝炎中药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按剂型分类介绍了近年来治疗乙型肝炎中药制剂的进展 ,主要介绍处方组成及治疗效果 ,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
作者
付联群
李秀英
张素萍
机构地区
湖北省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
出处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631-632,共2页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关键词
研究进展
乙型肝炎
中药制剂
剂型
分类号
R259.126.2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R283.6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47
同被引文献
6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14
1
朱传伟,朱鸿铭.
乙肝解毒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30例[J]
.山东中医杂志,1998,17(10):440-441.
被引量:7
2
王匡君,王朝安.
“乙肝克”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34(6):18-19.
被引量:12
3
王道银,杨文琴.
乙肝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50例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1998,14(6):36-37.
被引量:1
4
陈书杰,刘时荣.
复肝解毒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66例[J]
.中医研究,1999,12(1):39-42.
被引量:1
5
樊英诚,牟丹蕾,许春海,徐玉琴,马桂云,李宏文.
愈肝灵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00例疗效观察[J]
.哈尔滨医药,1999,19(1):31-32.
被引量:1
6
宋淑梅,王桂芝,李润增,阎桂杰.
软肝灵胶囊的主要药理与临床研究[J]
.中医药学报,1997,25(2):45-45.
被引量:1
7
吴生荣.
慢肝养阴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8例[J]
.浙江中医杂志,1999,34(2):92-92.
被引量:1
8
滕树保,王胜春,胡咏武,田卫斌,赵惠萍.
五灵胶囊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作用[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0,21(7).
被引量:8
9
徐立新.乙肝宁冲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T细胞亚群变化[J].中草药,1998,29(9):647-647.
10
侯世荣,李永康,刘海肃,王慕琪.
肝炎灵注射液治疗慢性肝炎的临床疗效考查[J]
.中草药,1998,29(10):718-718.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匡彦德,王美英,钱琴芳,谢家骏,曹蓓莉,关惠贞,吴耀晴.
冬虫夏草免疫增强作用机理的研究[J]
.上海免疫学杂志,1989,9(1):6-8.
被引量:47
2
刘晓颖,冀爱英.
以黄芪针丹参针为主治疗老年肝硬化56例[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6,6(3):38-38.
被引量:3
3
梅国强.乙型肝炎的中医治疗[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5..
4
雍履平.我对乙型肝炎的再认识[J].中医杂志,1995,36(5):308-308.
5
李希新 苏明廉.当代中药临床应用[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4.124.
6
姚光弼.病毒性肝炎的新进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4.101.
7
王根生,生理科学进展,1996年,27卷,1期,17页
8
蔡文琴,实用免疫细胞化学与核酸分子杂交技术,1994年,74页
9
包天桐,刘耕陶,徐桂芳,孙润华,宋振玉.二苯乙烯(芪)的一些药理作用[J]药学学报,1979(04).
10
戴云,马欣.丹参对肝病的营养调理作用[J]江苏中医,1990(04).
共引文献
47
1
罗玉秀.
冬虫夏草药理作用研究现状[J]
.中国食用菌,2003,22(3):39-42.
被引量:5
2
赵骥,郑敏,鲍翠玉,陈红光,汪新亮,郑珊.
大蒜多糖C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及肝组织ALT、AST的影响[J]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19(1):24-25.
被引量:18
3
白吉庆,王小平,贺新怀,席孝贤.
中药多糖的免疫佐剂作用[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28(4):64-65.
被引量:17
4
徐方云.
冬虫夏草及发酵虫草菌丝体的临床应用[J]
.药品评价,2005,2(4):255-265.
被引量:14
5
杨静,魏彩霞.
女贞属植物的研究概况[J]
.西北药学杂志,2005,20(6):278-280.
被引量:10
6
魏智勇,郑淑文.
中药制剂抗纤丸中药成分的药理作用[J]
.天津药学,2005,17(6):64-66.
被引量:1
7
李文月,张超.
天螺霜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及肝组织ALT、AST的影响[J]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6):641-642.
被引量:1
8
荣立新,李伟,徐媛.
虫草多糖的功能和虫草多糖脂质体的应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4):309-310.
被引量:8
9
桑希生,李庆云,徐强,李桂艳.
牡蛎汤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NO、IL-2和TNF-α的影响[J]
.中医药信息,2007,24(5):68-69.
被引量:4
10
王学东,吴海艳.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药治疗现状[J]
.中医药导报,2007,13(12):79-80.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63
1
陈金红.
白兰降酶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转氨酶反复异常[J]
.湖北中医杂志,2004,26(9):42-42.
被引量:5
2
周光,罗军,邵晓明,罗佩英.
柔肝解毒颗粒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100例[J]
.陕西中医,2004,25(9):781-782.
被引量:5
3
尹常健.
病毒性肝炎中医研究的方向与主攻目标[J]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4,18(2):83-86.
被引量:1
4
张长法.
活血祛风清热解毒法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J]
.新中医,1994,26(11):44-45.
被引量:6
5
常润堂,常子廉.
清热解毒、益气养阴、理气活血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J]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5,19(1):32-33.
被引量:1
6
聂广.
王伯祥教授论治乙型肝炎的经验[J]
.新中医,1995,27(5):3-4.
被引量:10
7
邹安平.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胃不和证[J]
.湖北中医杂志,2006,28(1):37-37.
被引量:1
8
许兴国.
161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舌下观察与探讨[J]
.新中医,1996,28(1):48-49.
被引量:1
9
李益忠,陈枝俏.
辨证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0):1281-1282.
被引量:6
10
陈英俊,史整社,马珍珠.
九三三肝泰丸治疗乙型肝炎208例临床观察[J]
.陕西中医,1998,19(7):289-291.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3
1
周艳萌,吴中明.
土贝母皂甙对HBV转染的HepG_2 2.2.15细胞分泌HBsAg和HBeAg的抑制作用[J]
.遵义医学院学报,2005,28(2):112-114.
被引量:9
2
胥昊.
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研究进展[J]
.江西中医药,2008,39(1):68-70.
被引量:1
3
汪保林.
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研究近况[J]
.河南中医,2003,23(11):74-77.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徐先祥,戴岳.
中药皂苷抗病毒作用研究概况[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8,24(2):110-112.
被引量:5
2
刘松灿,彭勃.
免疫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J]
.光明中医,2009,24(10):2045-2047.
被引量:6
3
赖进科,钟振国,李舒.
中草药抗乙肝病毒有效成分的研究进展[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9,11(12):132-134.
被引量:3
4
侯庆萍,李玉虎,蒋美娟.
中药乙醇提取物对肝癌细胞中乙肝抗原抑制作用[J]
.中国公共卫生,2010,26(3):286-287.
5
金乾兴,周峰.
抗乙型肝炎病毒中药活性成分研究进展[J]
.药学实践杂志,2012,30(2):96-99.
被引量:4
6
陈晓白,王晓平,赵仕花.
毛鸡骨草含药血清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的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22):218-221.
被引量:13
7
阮连国,张妍,朱清静.
肝脾调补方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防护作用[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2,22(6):363-365.
被引量:3
8
阮连国,张妍,朱清静.
肝脾调补方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
.时珍国医国药,2013,24(3):633-634.
被引量:5
9
王丽佳,杨志云,王宪波.
中药单体成分对慢性乙型肝炎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策略及进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7):358-363.
被引量:11
10
彭立生,陈泳如,陈璐璐,彭力平,何力.
中医药治疗乙肝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8):12-14.
被引量:1
1
钱慕仪.
抗心律失常药研究新进展[J]
.当代医学,2010,16(4):22-24.
被引量:27
2
吴红梅,贺祝英,张建玲,华玉玲.
中药制剂在心衰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8,30(6):4-5.
3
任世洲.
消渴病阳虚论治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2008,6(24):351-352.
被引量:1
4
窦志英.
浅谈中药的毒状和救治[J]
.天津药学,1995,7(2):41-43.
被引量:1
5
李浩,熊嘉玮.
近5年来针灸治疗中风后尿失禁临床研究概况[J]
.中国中医急症,2016,25(3):464-467.
被引量:24
6
田开宇.
《针灸学》教材建设应吸纳中医针灸相关标准[J]
.中国针灸,2016,36(3):315-318.
被引量:7
7
李文莉,汪文涛.
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概况[J]
.华西药学杂志,2003,18(5):352-355.
被引量:11
8
章秀.
失眠患者如何选用中成药[J]
.长寿,2008(5):43-43.
9
喻录容,刘新.
建立中药指纹图谱方法的研究现状[J]
.华夏医学,2004,17(4):645-647.
被引量:5
10
王秋风,刘宗莲,尹倚艰,路洁.
国医大师路志正调理脾胃常用药物选介[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1):107-109.
被引量:7
时珍国医国药
2002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