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析在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的必要性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沉默权制度最早起源于英国的12世纪早期。人们关于沉默权的斗争也经历了很长一段时期,最终还是被大多数国家普遍接受。沉默权体现了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人权的保障,确立沉默权制度是现代法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趋势。因此,在我国确立沉默权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内在要求。
作者
赵静
机构地区
河北经贸大学
出处
《商业文化》
2011年第3X期42-42,共1页
Business Culture
关键词
沉默权
无罪推定
宪法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
1
陈光中.沉默权问题研究-兼论如何遏制刑讯逼供[M]北京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2
孙长永.沉默权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3
康树华;赵国玲.犯罪热点透视[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7.
4
陈光中;江伟.诉讼法丛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5
孙长永.沉默权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6
何家弘.证据学论坛[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
7
樊崇义.
沉默权与我国的刑事政策[J]
.法学论坛,2001,16(3):78-82.
被引量:22
引证文献
1
1
李永伟,王言言.
试论沉默权在我国制度下的构建[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02X):150-150.
1
张海煜.
浅谈沉默权[J]
.现代妇女(理论前沿),2013(1):47-49.
2
简颖慧.
刑事被害人在刑事诉讼程序中的权利保障[J]
.新余高专学报,2006,11(1):50-53.
被引量:1
3
戴中祥,朱继平.
非法证据运用问题之我见[J]
.江汉论坛,1995(12):76-77.
4
邓海英.
论“米兰达规则”对我国刑事程序改革的启示[J]
.商情,2015,0(1):292-292.
5
娄丽娟,张颖.
浅议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构建[J]
.当代经济,2008,25(6):48-49.
6
连洋.
法律与外交——兼评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与我国的人权保障[J]
.公共外交季刊,2016,0(3):106-110.
7
华夏,张开乐,姜立恒.
被害人权益保障机制的探索[J]
.法制资讯,2008,0(9):69-70.
8
孙康.
关于国家补偿制度若干问题的思考[J]
.法制资讯,2008,0(9):83-84.
9
杨建群.
浅论刑事诉讼法对被告人人权的保障[J]
.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6(2):47-48.
10
李相峰,任红梅.
浅议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检察监督[J]
.人大建设,2016,0(4):58-59.
商业文化
2011年 第3X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