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网络新闻评论的特点及影响
被引量: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网络新闻评论是指在网络上发表的就当前新闻事件或事态发表的评价性意见。本文分析了网络新闻评论具有连续性、交互性、意见表达多元性等特点,并辩证地指出网络新闻评论的正面影响和存在的问题。
作者
周灿华
机构地区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新闻学院
出处
《现代视听》
2008年第3期47-49,共3页
Modern Audio-Video Arts
关键词
网络新闻评论
交互性
意见表达多元性
聚集民意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7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37
1
涂光晋.
新闻评论的历史性变迁[J]
.中国记者,2004(12):22-23.
被引量:10
2
杨杰.
浅谈网络新闻评论对社会舆论的传达作用[J]
.法制与社会,2008(16):241-242.
被引量:2
3
陈家刚.
风险社会与协商民主[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58(3):95-105.
被引量:55
4
田秋生.
网络新闻评论的突破和创新浅析[J]
.新闻传播,2006(9):30-31.
被引量:4
5
田秋生.
网络新闻评论对传统新闻评论的突破和创新[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9):49-51.
被引量:5
6
陈玉苗.
网络新闻评论浅议[J]
.今传媒,2006,14(11X):58-58.
被引量:3
7
卫金桂,姜梅.
网络评论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J]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7,15(1):28-30.
被引量:4
8
邓 ,李兴国.网络传播与新闻媒体--新世纪网络传播发展论丛[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9
本报记者 曹继军.大学文科实验室建设不容忽视[N]光明日报,2002.
10
廖艳君.新闻评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引证文献
12
1
赵敬敬.
浅析网络新闻评论的优势[J]
.新闻世界,2010(4):126-127.
被引量:4
2
何晓渝.
网络新闻评论的优势及问题[J]
.新闻世界,2011(9):145-146.
被引量:3
3
陈帅.
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新闻评论[J]
.今传媒,2012,20(1):94-95.
被引量:8
4
芦笛.
新闻评论对建构网络公共领域的功用探析[J]
.文学界(理论版),2011(10):197-198.
5
肖作子,李静.
公共事件中的网络评论探析[J]
.新闻传播,2011(11):69-70.
6
陈燕.
新媒体冲击下区县台何以立台[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12):168-168.
被引量:1
7
安娜.
网络新闻评论的特点、问题与管理[J]
.新闻世界,2014(8):161-162.
8
蔡英.
公共领域网络新闻评论的优势及应把握的关键问题[J]
.才智,2010,0(8):155-156.
被引量:2
9
张城,徐芳.
微环境下网络评论发展趋势探析——以微信热门网评文章为例[J]
.新闻前哨,2016(9):40-41.
10
刘帅良.
浅析网络新闻评论自身具有的优势[J]
.活力,2016,0(17):63-63.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孔晓博.
试分析网络微评论的写作特征[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10).
被引量:1
2
李良荣,傅盛裕.
网民新闻评论呈现社会主流价值观——以近半年来两起“跨省”事件的论坛跟帖为例[J]
.新闻记者,2011(6):4-7.
被引量:8
3
何晓渝.
网络新闻评论的优势及问题[J]
.新闻世界,2011(9):145-146.
被引量:3
4
戎霞,丁智才.
北部湾海洋文化网络传播的信息优化策略[J]
.创新,2012,6(3):92-95.
5
黄守洲.
从虐童事件看网络新闻评论的舆论引导作用[J]
.新闻传播,2012(12):130-131.
被引量:5
6
李紫烨.
浅析网络新闻的发展与影响[J]
.中国地市报人,2013(5):40-41.
7
简红育.
新媒体条件下新闻评论撰写问题研究[J]
.商情,2014(7):385-385.
8
张月月.
新媒体生态下网络新闻评论的优势与问题[J]
.商,2015,0(28):219-219.
9
汪昕彤.
浅析网络新闻评论的优势及潜在的问题[J]
.新闻研究导刊,2015,6(20):232-232.
10
刘晨光.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评论的变革与传播[J]
.青年记者,2016(36):64-65.
被引量:1
1
严君.
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及研究[J]
.网络财富,2010(13):143-143.
被引量:2
2
涂雨秋.
“两个舆论场”的博弈与融合——对“疫苗恐慌”事件的传播思考[J]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32(7):10-13.
被引量:2
3
杜贵波.
浅谈电视海采报道的民意探求与实践[J]
.活力,2015,0(3):72-72.
4
李兵.
浅谈公共事件中的网络舆论与政府对策——以广西柳州率先规范化管理电动车为例[J]
.传承,2012(16):26-27.
5
朱彤.
新媒体在抗震救灾中“正能量”的发挥形式[J]
.中国传媒科技,2013,0(5X):74-75.
6
武伟,张雯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合性呈现——对央视“海采”的深度解读[J]
.新闻爱好者,2014(7):62-64.
被引量:3
7
“两会”的前后与内外[J]
.法律与生活,2010(6).
现代视听
200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