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商业银行集团客户信用风险分析及防范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在分析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特征,以及集团客户不良贷款对商业银行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风险防范、管理的相关建议。
作者
宋芸
机构地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08年第2期75-76,共2页
Social Sciences Review
关键词
集团客户
信用风险
关联交易
分类号
F832.2 [经济管理—金融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6
1
叶寅.
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的风险与控制[J]
.商情,2007(10):27-27.
被引量:2
2
周启正,黄文炳,刘雁飞.
商业银行集团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策略研究[J]
.新金融,2007(10):32-37.
被引量:4
3
佐卫.
商业银行如何应对集团客户需求变化[J]
.西部论丛,2007(9):64-65.
被引量:1
4
夏馨,叶兵.
浅议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与巴塞尔协议Ⅱ的差距[J]
.西南金融,2007(8):27-28.
被引量:4
5
王佳佳.
我国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途径和方法[J]
.理论界,2007(5):233-234.
被引量:8
6
廉龙.
集团客户融资及银行授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济南金融,2007(3):77-78.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高伟.
当前我国金融风险总体评估报告[J]
.北方经济(内蒙),2005(6):5-7.
被引量:5
2
周江涛.
论商业银行集团客户信贷风险管理[J]
.求索,2006(1):38-40.
被引量:8
3
魏国雄.
集团客户信贷风险及其防控[J]
.中国金融,2006(6):40-42.
被引量:10
4
郭世钊,胡新林.
集团性客户信贷风险及其管理[J]
.企业经济,2006,25(12):141-143.
被引量:2
5
肖永杰,霍东平.
商业银行集团客户信贷风险管理研究[J]
.金融论坛,2006,11(12):39-44.
被引量:7
6
刘肖原,贾涛.
商业银行集团客户的特征与信贷风险防范[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3):44-48.
被引量:6
7
武剑.集团客户的信用评级与风险管理[J].当代银行家,2004,.
8
[3]周小川:《重建与再生--化解银行不良贷款的国际经验》[M],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年版
9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国有银行监管一处课题组.
集团(关联)企业信贷风险与控制:以上海为例[J]
.上海金融,2003(8):45-48.
被引量:8
10
许多,蒋正军.
多渠道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J]
.中国金融,2004(4):28-30.
被引量:18
共引文献
14
1
白璐.
我国上市及非上市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途径[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3):103-103.
被引量:1
2
冯立超,王雷,李清华,张小磊.
Bonus-Malus模型在银行贷款机制中的应用[J]
.统计与信息论坛,2008,23(2):32-36.
3
夏虹,李智强,戴琪.
商业银行集团客户信用风险的揭示与防范[J]
.价格月刊,2008(10):89-91.
被引量:2
4
张晨,赵艳.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结构研究——来自中国上市银行的数据[J]
.金融与经济,2009(8):58-60.
被引量:8
5
樊洁琛.
对我国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相关问题的思考[J]
.财政监督,2010(8):32-34.
被引量:2
6
詹细明.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研究[J]
.生产力研究,2010(6):66-68.
被引量:10
7
方华.
核心资本充足率对银行业绩的影响分析[J]
.财会通讯(中),2010(7):13-14.
被引量:1
8
熊坤立.
发挥资本导向整合银行风险管理体制[J]
.中国货币市场,2011(3):32-34.
被引量:3
9
杜晓梅,李圆.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商业,2011(29):29-29.
被引量:3
10
郭雅静.
论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改善[J]
.财经界,2012(6):21-21.
同被引文献
11
1
孙哲.
发挥外部评级优势 防范银行信贷风险[J]
.西部金融,2008(7):38-39.
被引量:4
2
刘斌.
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综合授信管理问题研究[J]
.国际金融研究,2005(1):33-39.
被引量:13
3
黄荣冬.
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的风险与对策[J]
.统计与决策,2006,22(20):106-108.
被引量:1
4
付胜华,范建学.
对集团客户关联交易信用风险监管现状与制度成因的分析[J]
.上海金融,2006(12):41-44.
被引量:8
5
肖永杰,霍东平.
商业银行集团客户信贷风险管理研究[J]
.金融论坛,2006,11(12):39-44.
被引量:7
6
张维.
风险度量的主要模型及其评述[J]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8,5(3):13-16.
被引量:6
7
徐宁.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探讨[J]
.宏观经济管理,2008(8):60-62.
被引量:10
8
夏虹,李智强,戴琪.
商业银行集团客户信用风险的揭示与防范[J]
.价格月刊,2008(10):89-91.
被引量:2
9
程春曙,王悦.
集团信用评估中财务风险的评估[J]
.中国乡镇企业,2006,0(4):26-29.
被引量:2
10
陈林,周宗放.
基于股权比重的企业集团内母子公司之间信用风险传递研究[J]
.管理工程学报,2009,23(3):80-84.
被引量:26
引证文献
3
1
何欣.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综述[J]
.时代经贸(下旬),2008,6(17):212-212.
2
管丹辉,周宗放.
基于多智能的企业集团信用风险延迟效应的仿真[J]
.系统工程,2013,31(2):115-120.
被引量:5
3
李逸然.
建行银行四川分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措施研究[J]
.商情,2014(26):78-78.
二级引证文献
5
1
李永奎,周宗放.
基于小世界网络的企业间关联信用风险传染延迟效应[J]
.系统工程,2015,33(9):74-79.
被引量:17
2
钱茜,周宗放.
考虑免疫性的关联信用风险的传染机理研究[J]
.运筹与管理,2018,27(1):132-137.
被引量:8
3
魏晓蕾,徐超,周宗放.
基于前景理论的中小企业偿债意愿[J]
.系统工程,2014,32(7):69-74.
被引量:3
4
李丽,周宗放.
源于关联担保的信用风险传染机理[J]
.系统工程,2015,33(1):55-60.
被引量:9
5
王立荣,陆强,周德明.
自我约束情景下的行为选择模型探讨及解释[J]
.中国管理科学,2016,24(S1):62-67.
被引量:1
1
刘涛.
商业银行集团客户信用风险及其管理[J]
.企业导报,2014(11):111-112.
2
周占辉,安睿.
集团客户信用风险及其对策研究[J]
.广西金融研究,2007(4):40-41.
3
周占辉,安睿.
集团客户信用风险及对策[J]
.济南金融,2007(6):54-55.
4
黄君虹.
商业银行集团客户信用风险管理浅析[J]
.中国证券期货,2013,16(4X):189-190.
被引量:5
5
周启正,黄文炳,刘雁飞.
商业银行集团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策略研究[J]
.新金融,2007(10):32-37.
被引量:4
6
夏虹,李智强,戴琪.
商业银行集团客户信用风险的揭示与防范[J]
.价格月刊,2008(10):89-91.
被引量:2
7
马捷,劳海燕.
四川近期集团客户信用风险成因及银行对策[J]
.西南金融,2005(10):11-13.
被引量:1
8
周占辉,安睿.
集团客户信用风险及对策研究[J]
.金融经济,2007,0(3X):85-86.
9
白雪.
关于调整集团客户表外业务集中度计算口径的建议[J]
.现代商业银行导刊,2011(7):34-36.
10
刘延军.
现代商业银行集团客户信用风险的识别与防范研究[J]
.法制与经济,2010(7):73-74.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0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