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科技创新能力决定着国家或地区的竞争能力,而科技创新的行为主体是人才。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高校普遍开展了跨学科教育,本文从高校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现状出发,详细阐释了高校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加强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建立优势资源共享机制、搭建跨学科发展平台等策略。
作者
刘志宏
高源
窦继惠
机构地区
宁夏医科大学发展规划处
出处
《才智》
2014年第30期99-99,共1页
Ability and Wisdom
基金
宁夏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宁高教2012-321-07-06)
关键词
跨学科
人才
培养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52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5
1
李元元.
以新思路新模式促进创新人才培养[J]
.中国高等教育,2010(12):23-25.
被引量:35
2
向和.
推进高等教育两个战略性转变[J]
.中国高等教育,2010(3):1-1.
被引量:4
3
李彦.
当代我国研究生教育创新的战略思考[J]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9(12):41-43.
被引量:3
4
贾川.
北京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分析[J]
.科技创新导报,2008,5(31):219-220.
被引量:12
5
马跃良.
加强创新教育培养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J]
.中国校外教育,2008(10):30-30.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8
1
张喜梅,薛焱华,冯丽娜.
美国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经验探索[J]
.辽宁教育研究,2006(4):78-80.
被引量:13
2
梁海霞,吴哲敏.
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9):21-22.
被引量:14
3
刘献君.
从社会需求和科技创新着眼改革研究生教育[J]
.中国高等教育,2007(6):25-27.
被引量:12
4
孙宇.
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江苏高教,2007(3):122-123.
被引量:18
5
李伟,陈军,李院莉.
论研究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7):41-42.
被引量:4
6
范钧,王小飞,汪益民.对研究生素质教育基本规律的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04).
7
赵沁平.
继往开来续新篇──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20周年[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1):1-5.
被引量:15
8
王根顺,李静.
发展西部高等教育的战略思考[J]
.教育研究,2001,22(9):45-48.
被引量:51
共引文献
52
1
占莉娟,胥青山.
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现状及途径探讨[J]
.中国电力教育,2010(7):58-60.
被引量:6
2
严俊雄.
论高教创新与高校师资培训的互为关系[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5):128-130.
被引量:1
3
白峰,马龙,赵凯.
跨学科的地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研究[J]
.中国地质教育,2010,19(4):70-73.
被引量:2
4
康淑瑰,郭建敏.
刍议高等师范院校数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J]
.数学教学研究,2011,30(1):48-49.
被引量:2
5
王家宏.
以科技创新引领研究生教育创新[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1(3):19-21.
被引量:5
6
郭峰.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1):149-150.
被引量:6
7
刘学政.
实现“两个战略性转变” 全面改革高等医学教育[J]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2):20-23.
8
李元元.
开放环境下的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华南理工大学的探索与实践[J]
.现代教育管理,2011(5):98-101.
被引量:10
9
孟成民.
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探析——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6):37-39.
被引量:8
10
孟成民.
基于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科研创新平台建设[J]
.科技管理研究,2011,31(14):102-104.
被引量:28
同被引文献
4
1
孟成民.
基于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科研创新平台建设[J]
.科技管理研究,2011,31(14):102-104.
被引量:28
2
张磊.
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3(6):16-18.
被引量:5
3
程方荣,郝红军.
跨学科视域下创新人才的培养[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4(2):138-142.
被引量:2
4
王金发,邓少芝,陈慧,吴晓枫,何素敏,徐小梅.
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中山大学“逸仙试验班”8年回眸[J]
.中国大学教学,2014(12):21-24.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
1
葛洪,卢长利.
跨学科合作的创新型航运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体系和培养机制的理论研究[J]
.市场周刊,2018,0(3):134-13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曹建华,蒋国璋,刘翔,刘晓芹,郑翠.
工程训练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8):104-106.
被引量:5
2
龙桂铃.
STEM教育对我国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启示[J]
.新一代(理论版),2018,0(17):26-26.
1
唐蕾.
中日研究生教育的比较[J]
.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2,22(4):78-80.
被引量:1
2
魏芬.
意大利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与改革[J]
.中国研究生,2005(1):25-27.
被引量:1
3
刘勇,李晓冰.
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思考[J]
.科学与管理,2004,24(3):46-47.
被引量:4
4
姜朝晖,于洋.
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艺术院校研究生导师育人机制创新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15(13):79-81.
被引量:2
5
明小渠,刘黎.
四川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8):21-21.
被引量:3
6
潘琰,郭飞君.
对高校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14(17):50-51.
被引量:5
7
崔建芳,崔艳丽,芦笙.
浅议跨学科人才培养——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14(53):48-49.
被引量:2
8
孙尧,伍玉林.
论研究生教育体制与人才培养[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1):156-157.
被引量:2
9
郭清.
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初探[J]
.科技.人才.市场,2002(6):32-33.
被引量:1
10
帅小兵.
试论制约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因素[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0(36):31-31.
才智
2014年 第3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