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探析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生物产业是21世纪新兴产业,对生物专业人才有着巨大的需求。但由于高校现行的生物工程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战略与市场需求脱节,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逐渐成为教育的一大难题。我们应"以学生为主体",从教学评价体系入手,通过有效的改革,培养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的新型人才。
作者
张莉
张广乐
机构地区
河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河南工业大学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
出处
《才智》
2013年第23期71-72,共2页
Ability and Wisdom
关键词
生物工程专业教学
评价体系
创新型人才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Q81 [生物学—生物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李建华.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论[J].大学英语(学术版).2009(01)
2
李芳.
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襄樊学院学报,2007,28(7):67-70.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7
1
王宇.
改革考试制度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2):15-16.
被引量:1
2
于维同,黎莉.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扩招之后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辽宁教育研究,2007(1):47-49.
被引量:9
3
罗省贤.
对符合社会需要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5(1):86-89.
被引量:17
4
郭师虹,蔡安江,杨桂芳.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1):122-124.
被引量:25
5
伊明.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91-92.
被引量:5
6
柯文进.
现代大学制度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中国建设教育,2006,0(11):23-28.
被引量:27
7
杨云峰.
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构[J]
.教育与职业,2003(15):50-51.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7
1
陈菲.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三阶”课程体系的构建[J]
.重庆医学,2009,38(14):1829-1831.
被引量:10
2
雷国铨,王海林,陈潜,梁正,曹滨斌,谢芬,童玲.
试论农林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及路径选择[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4):578-582.
被引量:12
3
王晓玲.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J]
.广东科技,2010,19(11):22-24.
4
刘泽奖,田智律,鲁霞.
构建以人为本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J]
.中国高校科技,2011(6):38-40.
被引量:3
5
潘立春.
从中国留学生在英国的学习表现看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3):166-168.
被引量:2
6
谢慧玲,王颢,王晓婷,古丽巴哈尔.卡德尔.
我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2,35(4):556-558.
被引量:4
7
张广乐.
高校计算机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探析[J]
.时代教育,2015,0(7):13-13.
1
胡元森,李翠香,宇光海,屈建航.
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郑州师范教育,2012,1(4):87-88.
被引量:3
2
张连营,朱新军.
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
.现代企业教育,2014(18):136-136.
被引量:1
3
刘明志,张建社.
发挥专业优势,结合社会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J]
.长沙大学学报,2006,20(5):94-97.
被引量:5
4
盖树鹏,卢伟东,薛仁镐,刘新,郭立忠.
新形势下地方农业院校生物类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J]
.安徽农学通报,2015,21(20):121-123.
被引量:2
5
进一步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加快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J]
.新材料产业,2009(6):79-79.
6
王峰松.
细胞生物学课程现代教学方法的探讨与思考[J]
.科教文汇,2012(18):53-53.
被引量:3
7
廖昱泓.
本地生物产业STS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及应用[J]
.生物学通报,2016,51(11):31-34.
被引量:2
8
郑世英.
以生物产业为平台 探索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模式[J]
.职业时空,2009,5(5):69-69.
9
姜金仲,王超英,任翠娟,韩晗,张延威.
地方生物科学高等教育应用化改革的探索——以贵州师范学院为例[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0(9):24-26.
10
吴剑荣.
高等学校生物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从生物产业发展和大学生就业分析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2014(23):42-44.
被引量:12
才智
2013年 第2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