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比较文化的角度,可以发现刘勰的"杂而不越"说与孙过庭的"和而不同"说一样,是建立在中国古代气化哲学的基础上的,体现为一种从整体出发的隐性的多与一的和谐;而西方古代的多样统一则是建立在"万物皆数"的基础上的,体现为通过部分与部分之间的比例或数的关系,来达到一种显性的多与一的和谐。从比较文化的角度,可以对刘勰的"杂而不越"说有一种更新更开阔的理解。
出处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9期5-8,共4页
Journal of Ningxia Normal University
作者简介
胡健(1954-),男,江苏沭阳人,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美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