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泰格·伍兹一号木挥杆轨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文章对原世界高尔夫天王泰格·伍兹的一号木挥杆轨迹进行分析,通过与国内业余球手对比研究得到相关理论数据,为高尔夫一号木教学实践提供一定参考。本次研究方法包括软件分析法、实践研究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将泰格·伍兹和业余球员的挥杆轨迹进行分解处理得到杆头的相关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其中泰格·伍兹下杆时杆头与球以及杆头与地面的距离分别为9.2和8.3,送杆时杆头与地面以及头部的距离分别为9.4和4.5。由此可以得出泰格·伍兹的杆头轨迹是靠近身体运动,进而说明了泰格·伍兹的挥杆轨迹是由外向内。
出处 《求知导刊》 2018年第9期5-7,共3页
作者简介 杨倩文(1995-),女,湖北恩施人,本科;;程冲(1995-),男,湖北武汉人,本科。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21

  • 1吕季冬.专项力量训练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动态[J].世界科学,2004(10):26-26. 被引量:8
  • 2田雁,曹剑中,刘波,杨小军,刘安.高速摄像测量系统同步控制[J].电子技术(上海),2005,32(4):51-53. 被引量:4
  • 3苏斌.背越式跳高起跳专项力量训练原则[J].田径,2005(8):44-46. 被引量:4
  • 4张勤.论高尔夫挥杆技术的专项力量训练[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27(4):144-146. 被引量:25
  • 5Mc Teigue, M.,Lamb, S.R., Mottram, R. and Pirozzolo, F[M]. Spine and Hip Motion Analysis during the Golf Swing. In: Cochran AJ and Farrally MR,eds. Science and GolfⅡ: Proceedings of the World Scientific Congress of Golf. Lonton, UK: E&FN Spon, 1994:50 - 58.
  • 6耿玉东.高尔夫挥杆原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 7Enoka, R.M. Neuromechanical Basis of Kinesiology[ J]. Human Kinetics, 1994.
  • 8ChangSubShin.高尔夫挥杆动作的运动学分析[D].全州:韩国全北国立大学,2007.
  • 9Koichiro Fujimoto-Kanatani. Determining the essential elements of golf swings used by elite golfers[D]. Corvallis.-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1995.
  • 10Milne R D, Davis J P. The role of the shaft in the golf swing[J].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 and Exercise, 1992,14 (1) : 60-64.

共引文献4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