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木薯间套种大豆试验产量与效益分析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不同的间套种方式试验,得出木薯行间套种两行大豆是最佳的大豆套种方式,其套种亩产值最高。
作者
李荣云
刘翠娟
廖琦
郑刚辉
机构地区
广西合浦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5期136-137,共2页
关键词
间套种
木薯
大豆
产量
效益
分类号
S533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7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47
1
王金龙,徐冉,王彩洁,撒得山.
大豆连作条件下土壤环境的变化及其危害[J]
.山东农业科学,2005,37(2):54-57.
被引量:10
2
刘建新,王鑫,杨建霞.
覆草对果园土壤腐殖质组成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2005,19(4):93-95.
被引量:52
3
樊建峰,李绍稳,朱立武,汪伟伟,程磊.
红籽瓜数量性状的主成分与聚类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2):301-303.
被引量:8
4
柳唐镜,郑秀国,汪李平,茹小云,王卫涛.
红籽瓜主要产量性状的遗传力及相关性分析[J]
.中国瓜菜,2008,21(2):6-10.
被引量:10
5
田永强,曹之富,张雪艳,郭文忠,梅秀云,高丽红.
不同农艺措施下温室土壤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9,15(4):857-864.
被引量:37
6
肖庆泉.
木薯套种不同作物栽培技术初探[J]
.福建农业科技,2010(1):27-28.
被引量:13
7
匡石滋,田世尧,李春雨,易干军,彭群.
香蕉间作模式和香蕉茎秆堆沤还田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18(3):617-621.
被引量:25
8
刘其森.
山地木薯套种西瓜高产栽培技术[J]
.福建农业科技,2010,41(3):54-55.
被引量:9
9
叶陧,王善华.
甘蔗木薯间套种植矮秆早熟作物的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10(8):181-182.
被引量:3
10
徐凌飞,韩清芳,吴中营,魏鹏,杨宝平,聂俊峰.
清耕和生草梨园土壤酶活性的空间变化[J]
.中国农业科学,2010,43(23):4977-4982.
被引量:55
引证文献
3
1
苏甘世.
甘蔗木薯间套种矮秆早熟作物的栽培技术分析[J]
.南方农业,2018,12(35):19-20.
被引量:3
2
陈海生,何文,杨海霞,梁振华,张秀芬,郭素云,刘连军,黎萍,卢美瑛,李恒锐.
木薯与红籽瓜间套种模式研究及效益分析[J]
.中国瓜菜,2019,32(8):74-79.
被引量:4
3
李华健,邓国军,罗贞媛,农全东,李春情,农彬,陈碧钦,胡校章,刘娜,文和明.
间作模式对红壤理化性质和大豆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24,40(26):8-1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8
1
罗高玲,李经成,陈燕华.
木薯间种绿豆高效栽培技术[J]
.中国种业,2020(4):79-80.
被引量:2
2
雷开文.
木薯高效栽培技术现状及发展建议[J]
.农村科学实验,2020(13):51-52.
3
罗亚红,杨龙,罗春芳,饶萍,欧珍贵.
不同间作方式和种植密度对木薯产量及效益的影响[J]
.热带农业科学,2022,42(1):22-26.
被引量:2
4
付海天,郑华,文峰,梁立娟,王帝,李军.
中国木薯研究及产业发展趋势[J]
.农业研究与应用,2022,35(4):9-22.
被引量:5
5
孙彬杰,姜舒雅,李双江,陈文杰,邹天浩,宋勇.
甜瓜和木薯间作模式对甜瓜生长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中国瓜菜,2023,36(6):43-49.
被引量:2
6
李香菊,陈景超,黄兆峰,崔海兰,于海燕.
我国西瓜田草害发生及综合防控技术[J]
.现代农药,2024,23(3):1-7.
7
李恒锐,张秀芬,叶骏菲,张远飞,农雪钰,杨梅琼,陈会鲜,韦婉羚,蔡兆琴,卢美瑛,阮丽霞.
木薯新品种桂薯1289的选育与抗螨性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2024,45(10):2138-2148.
8
刘兵,冯红波,高爽,张曦文.
结荚初期光富集和遮荫处理对大豆光合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天津农业科学,2024,30(12):6-9.
1
庄德奥,王文汉.
火龙果的主要病虫害及防治[J]
.吉林农业,2018(3):84-84.
被引量:5
2
朱静坚.
浙贝母种植模式调查与探讨[J]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3):380-381.
被引量:18
3
梁昌贵.
油玉909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与效益的影响[J]
.农业科技通讯,2018(3):66-68.
4
梁誉声.
不同栽培方法对中药材莪术产量与效益的影响初探[J]
.南方农业,2018,12(11):5-6.
被引量:1
5
郝德林.
甜瓜套种甘薯[J]
.新农业,1998(3):12-13.
6
刘益瑛.
麦苞套种郧单1号制种高产的几个问题[J]
.湖北农业科学,1991(1):11-13.
7
颜有明,傅永兴,罗祠平,郭建忠,陈桂荣.
建设标准化生态茶园的技术措施[J]
.农业科技通讯,2018(5):38-38.
被引量:6
8
王中林.
布兰瑞克无花果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J]
.果农之友,2018(3):6-7.
9
周建方.
一种新的农业高效生态循环模式——果树林间套种羊肚菌[J]
.食用菌,2018,40(2):4-4.
被引量:1
10
梁昌贵.
有机钙镁锌硼肥对花生栽培产量效益的影响[J]
.农业科技通讯,2018(4):143-146.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