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点面结合”引领学生——复旦附中学生科技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创新教育成为国内外教育热点领域,STEM教育、STEAM教育、研究性学习、探究性课程等不同的学习与课堂形式在各个学段各个类别的教育中都受到了充分重视.同时,在我国处于产业结构调整时代背景下,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各个教育阶段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在高中学段,
作者
杨士军
杜程鹏
卢锐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
出处
《改革与开放》
2018年第4期120-123,共4页
Reform & Openning
关键词
教育课程体系
科技创新教育
中学生
点面结合
研究性学习
实践
产业结构调整
科技创新人才
分类号
G633.98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28
1
杨燕萍.
泰勒原理在校本培训课程设计中的应用[J]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3):20-21.
被引量:1
2
段会冬,莫丽娟,黄睿.
美国布朗克斯科学高中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教育学术月刊,2013(7):74-78.
被引量:7
3
罗震雷.
韩国科技英才的摇蓝——京畿科学高等学校简介[J]
.现代特殊教育,1997(1):48-48.
被引量:1
4
戴峰.
纽约三大科技高中的STEM教育[J]
.上海教育,2012(11):29-31.
被引量:2
5
牛志奎,田中博,邰志宇.
日本特色高中与超级科学高中——以立命馆高中为例[J]
.基础教育参考,2013,4(3):20-22.
被引量:5
6
杨明全.
美国高中课程多样化个案研究——以托马斯·杰弗逊科技高中为例[J]
.教育学报,2013,9(2):37-43.
被引量:10
7
朱亮,孟宪学.
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比较研究[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6):64-66.
被引量:343
8
金京泽.
未来科学家的摇篮:日本SSH项目的启示[J]
.全球教育展望,2013,42(11):118-128.
被引量:4
9
潘尧,郭雅洁,桑芝芳.
英才的摇篮——美国布朗克斯科学高中简介[J]
.物理教师,2014,35(3):59-60.
被引量:1
10
王雪双,孙进.
培育未来的科技英才--国外科学高中的培养模式与启示[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15(6):20-26.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3
1
郑永和,余舒雯,杨宣洋,王晶莹.
科技高中建设的国际经验及启示--基于CNKI数据库的研究评述[J]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2,8(4):1-8.
被引量:5
2
汤丽静.
初中科创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
.现代教育,2022(24):9-14.
被引量:5
3
刘鹏飞,刘敏聪,郑展文,傅骞.
多元融合视角下科创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以“海岛电波”跨学科项目为例[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3(10):91-92.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关韶峰,陆甦颖.
科技创新教育上海实践的路径研究与经验分析[J]
.上海文化,2023(8):5-11.
被引量:2
2
胡清雅.
我国科技高中的发展现状与未来——以宜昌市科技高中为例[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15(4):97-103.
被引量:1
3
潘晓青,陈润迪,汪泠淞,高喜,吴蓓蕾,何召勇,刘慧芬,苌凤水.
初中生科创参与的主要障碍及归因分析——基于学生视角[J]
.科教文汇,2023(18):175-180.
4
王晔,沈军,李锐,郑永和.
科技特色学校建设的体系设计与实践路径——以北京市八一学校为例[J]
.中国科技教育,2023(11):10-13.
被引量:1
5
王梦倩,潘安琪,李秀菊,熊航.
科技特色高中建设的国际经验:政策、路径与启示[J]
.科普研究,2023,18(5):65-73.
被引量:2
6
付艳萍.
我国科学高中建设的历史脉络、现实样态与未来路向[J]
.人民教育,2024(10):20-23.
被引量:1
7
伍敏,朱竹笛.
初中科技教育课程顶层设计与创新实施[J]
.现代教学,2024(13):28-30.
被引量:1
8
汪泠淞,董瑞清,周君安,潘晓青,吴蓓蕾,宫黎明,刘慧芬,苌凤水.
初中生科创参与及其影响的初步评价研究[J]
.西部素质教育,2024,10(13):105-108.
9
陈少兵.
科学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践——以银川市第二中学科学教育为例[J]
.宁夏教育,2024(6):27-30.
10
李睿.
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科创教育能力体系的构建[J]
.信息与电脑,2024,36(23):187-190.
1
曲运莲.
高等学校学生科技创新发展探讨[J]
.科技与创新,2017(23):120-120.
2
杨倩.
浅谈如何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17,31(11):109-109.
被引量:1
3
贾伟.
运用启发式教学 优化高中生物教学[J]
.中学生物教学,2017,0(7X):19-20.
被引量:1
4
挖掘传统文化 助力廉洁文化“百花齐放”[J]
.四川党的建设,2018,0(5):65-65.
5
李天剑.
机器人方向创新创业教育与机电专业教育的融合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8(8):37-38.
6
熊春梅.
做学生科技创新路上的引路人之浅见[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0(18):200-200.
7
彭先东.
小学实施STEAM与创客教育的策略[J]
.读天下(综合),2017,0(8):104-104.
8
周欣欣,郭树强,李红彪.
高校创客教育发展模式及培育路径[J]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18(1):74-78.
被引量:2
9
张西云,黄甫全.
突出育人为本:“素养育人”阶段突出人本主义价值取向[J]
.福建教育,2017,0(40):7-7.
10
解雪梅.
精准扶贫理念下的大学生资助探究[J]
.巢湖学院学报,2017,19(5):122-125.
被引量:5
改革与开放
201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