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电视纪录片对人文精神的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电视凭借自身优势快速发展,电视文化相伴而生。电视文化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影响无处不在。但在发展过程中,电视产业化、技术化带来的冲击逐渐变大,电视文化的建设受到挑战。在我国,当代电视文化的核心理念是人文精神,本文对电视纪录片中人文精神的传播进行分析。
作者
韩奇
机构地区
河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2期75-76,共2页
Youth Journalist
关键词
电视纪录片
人文精神
传播
电视文化
电视产业化
文化渗透
技术化
分类号
J95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张睿.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特色探析[J]
.艺术科技,2013,26(10):90-90.
被引量:1
2
林溪漫.
我国电视纪录片在创作理念和手法上的革新——以《话说长江》和《再说长江》为例[J]
.东南传播,2011(8):112-114.
被引量:8
3
张长明,胡智锋,顾亚奇.
记录时代 不辱使命——关于《再说长江》的对话[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6,28(4):46-48.
被引量:2
4
杜志红.
文化传播的国际化表达——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叙事特色及价值蕴含[J]
.中国电视,2012(8):46-49.
被引量:8
5
曹丹.
解析纪录片栏目的大众化生存特色[J]
.现代视听,2010,0(10):53-56.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潘知常.
讲“好故事”与“讲好”故事(上)——从电视叙事看电视节目的策划[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6(6):63-73.
被引量:20
2
《舌尖上的中国》官网http://jishi.cntv.cn/program/sjsdzg/tantao/index.shtml.
3
范正伟.《(舌尖上的中国)何以走红》,《人民日报》,2012年05月21日.
4
《(舌尖上的中国)将收官业内人士解密成功要素》,《东方早报》,2012年05月21日.
5
《解密(舌尖上的中国)幕后拍摄故事-刘文、陈晓卿接受优酷专访》.
6
[美]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著.《电视与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51页和53-54页.
7
《舌尖上的中国大获成功导演陈晓卿讲述幕后故事》,http://www.chinabug.net/h/2012-05/23129p2.html.
8
[美]保罗·莱斯特著.《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96页.
9
[美]罗伯特·哈克特、赵月枝著.《维系民主:西方政治与新闻客观性》,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62、63页.
10
新浪博客.纪录片解说词对纪录片的意义和作用[EB/OL].http://blog, sina. com. cn/s/blog_62031a3aOlO14xk7, html, 2012-06-13.
共引文献
16
1
陈笑春,欧阳宏生.
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电视批评内容研究[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9):23-25.
被引量:1
2
李泓辰.
浅谈我国三十年电视纪录片的变革与创新——从《话说长江》到《北纬三十度中国行》[J]
.金色年华(下),2013(3):9-10.
3
李树蕙.
《大道同行》创作手法之动因分析[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3,29(8):138-140.
4
郭小霞.
浅谈新媒体时代跨文化传播符号的塑造与解读[J]
.新闻知识,2013(9):39-40.
被引量:7
5
朱嘉琪,洪杨.
浅析中国纪录片大众化的表现特征[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3(2):196-198.
被引量:2
6
田征.
刍议城市形象片的视觉构建[J]
.西部广播电视,2014,35(6):69-69.
被引量:1
7
凌晨,彭在钦.
从《话说长江》到《舌尖上的中国》看中国纪录片平民化趋势[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4(20):183-184.
被引量:1
8
季静.
试论中国纪录片创作的国际化表达[J]
.江苏开放大学学报,2014,25(4):83-86.
被引量:2
9
李庆生.
城市宣传片的创作探究[J]
.西部广播电视,2015,36(1):136-136.
10
元旦尖措.
我国生态主题电视纪录片的内涵及社会价值[J]
.传媒,2016(5):76-78.
被引量:2
1
王振玲.
生活中的二次函数[J]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2017,0(11):44-45.
2
马艳燕.
浅论网络时代语文阅读教学的新型空间[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2017,0(11):55-56.
3
李赫,甘倩倩.
以朗读者为例分析电视文化综艺节目的崛起[J]
.传播力研究,2017,0(4):55-55.
4
徐柏权.
基于学习资源云平台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探索[J]
.价值工程,2017,36(35):219-221.
被引量:6
5
黄晓璐.
通信协议及其在计算机局域网中的配置[J]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7(21):71-72.
6
邢元晖.
论电视文化形态:一种最具辐射力的大众传播媒介[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0(2):82-86.
被引量:1
7
任梦源.
电视节目主持人文化影响力分析[J]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7(2):48-51.
8
乔晓明.
微耕机在云南石登乡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农业工程技术,2017,37(29):47-47.
被引量:3
9
池浩明.
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特征及文化影响[J]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9(5):32-34.
10
徐雪亮,薛茗.
后现代语境下电视文化类节目特征探究[J]
.现代视听,2017(9):42-46.
被引量:1
青年记者
2017年 第3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