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文化批判视野下的网络古风音乐探析
被引量:
1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网络古风音乐是新世纪以来主要存在于百度贴吧、豆瓣、"中国原创音乐基地5sing"等网络空间,以"80后""90后"等年轻人为创作与接受主体,大量借用中国古代诗词典故和传统音乐文化元素,在歌词、曲风和配器等方面带有明显拟古风格的新型音乐形态。其与我们熟知的中国风音乐存有极大的相似度,却也有着较大的差异性,
作者
孙炜博
机构地区
郑州大学音乐学院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04-208,共5页
关键词
原创音乐
网络空间
古风格
文化批判
中国古代诗词
接受主体
文化元素
传统音乐
分类号
J605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6
同被引文献
66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27
参考文献
3
1
王爱苹.
找寻歌声中的“完整自我”——由古风音乐谈自觉民族文化意识的苏醒[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3):142-145.
被引量:24
2
薛冬艳.
从网络传播到现场表演——中国当代“古风音乐”观察与思考[J]
.音乐传播,2015(1):42-49.
被引量:21
3
马梅,陈秋媛.
新媒体时代古风音乐的发展及其文化意义——基于青年亚文化的视角[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38(9):82-87.
被引量:27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王思琦.
中国当代社会文化环境对流行音乐发展特点形成的影响[J]
.音乐研究,2001(4):11-17.
被引量:13
2
任文启.
流行音乐与现代性——中国流行音乐批判[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86-89.
被引量:5
3
陈龙.
青年亚文化与当代媒介素养教育[J]
.国际新闻界,2005,27(2):17-22.
被引量:57
4
金兆钧.光天化日下的流行[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
5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
马中红.
西方后亚文化研究的理论走向[J]
.国外社会科学,2010(1):137-142.
被引量:59
7
刘莉.
全球化场域中中华民族文化身份与民族认同的建构[J]
.思想战线,2011,37(6):16-20.
被引量:32
8
杨庆中.
儒学复兴与西学的充分中国化[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6):10-13.
被引量:6
9
靳莎莎.
浅析古风音乐的创作[J]
.艺术教育,2014(1):116-117.
被引量:8
10
王爱苹.
找寻歌声中的“完整自我”——由古风音乐谈自觉民族文化意识的苏醒[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3):142-145.
被引量:24
共引文献
46
1
赵洁.
传统抒情主题与现代化身认同:古风音乐文化再解读[J]
.山东艺术,2024(2):30-42.
被引量:1
2
王欣宇,刘胜枝.
诗意传承、仪式展演与亚文化资本积累——古风音乐圈的亚文化生产与文化认同[J]
.当代青年研究,2023(3):59-69.
被引量:4
3
柳犁.
从古风音乐的兴起看传统音乐文化的回归与延续[J]
.戏剧之家,2015(22):60-60.
被引量:16
4
周显宝,熊楚月.
民间文艺复兴:草根乐风与多元审美——中国网络古风流行音乐考察与研究[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6(1):101-109.
被引量:22
5
姚婷婷.
中国当代古风音乐类型探析[J]
.民族音乐,2016(3):4-6.
被引量:4
6
姚婷婷.
中国当代古风音乐曲式形态特征探析[J]
.戏剧之家,2016(17):44-46.
被引量:5
7
马梅,陈秋媛.
新媒体时代古风音乐的发展及其文化意义——基于青年亚文化的视角[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38(9):82-87.
被引量:27
8
陈家宁.
论社会现代化与中国流行音乐审美现代性[J]
.艺术评鉴,2016,0(22):138-140.
9
邵帅.
论新媒体时代流行音乐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
.中国报业,2017,0(8):81-82.
被引量:5
10
谈梦倩.
古风歌曲对古典文学母题的借鉴与发展[J]
.文学教育,2017(11):89-91.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66
1
崔新建.
文化认同及其根源[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02-104.
被引量:354
2
刘润忠.
试析结构功能主义及其社会理论[J]
.天津社会科学,2005(5):52-56.
被引量:226
3
于永新.
浅论市场营销的发展历程[J]
.商业经济,2008(4):62-65.
被引量:5
4
楼天阳,陆雄文.
虚拟社区与成员心理联结机制的实证研究:基于认同与纽带视角[J]
.南开管理评论,2011,14(2):14-25.
被引量:57
5
吴学仙,徐中原.
试论当代流行歌曲对《诗经》的继承与借鉴[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27(1):36-40.
被引量:2
6
郭丽彬.
网络音乐营销策略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34(5):163-165.
被引量:7
7
李文秀,贺红.
从音乐的视角浅谈中国古诗词的韵律美[J]
.中国校外教育,2012(5):151-151.
被引量:5
8
李甜.
当代古风歌曲歌词的互文性研究[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2(10):76-79.
被引量:10
9
路芳.
生产性保护下的仪式化展演——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亚鲁王》为例[J]
.贵州社会科学,2013(11):87-91.
被引量:3
10
万姝懿,闫大卫.
网络音乐时代的营销模式创新[J]
.现代商业,2014(1):122-12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4
1
王欣宇,刘胜枝.
诗意传承、仪式展演与亚文化资本积累——古风音乐圈的亚文化生产与文化认同[J]
.当代青年研究,2023(3):59-69.
被引量:4
2
曾宪哲.
浅谈网络古风音乐对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J]
.中国民族博览,2018,0(5):154-156.
被引量:5
3
杨艺.
中国原创音乐基地5sing的发展要素及用户体验实证研究[J]
.东南传播,2018(4):96-98.
被引量:1
4
王操,王睿琪.
古风音乐发展与研究述评[J]
.文学教育,2018,0(31):112-114.
被引量:13
5
刘卓怡.
中国风歌曲的文化特征探析[J]
.祖国,2018,0(21):98-99.
6
林小丁.
探析媒介文化研究视角的网络古风音乐现象[J]
.传媒论坛,2018,1(17):170-171.
被引量:1
7
杨艺.
中国原创音乐基地5sing的运营机制探究[J]
.传播与版权,2019,0(5):156-157.
被引量:1
8
王操.
网络古风音乐的发展现状与文化属性剖析[J]
.文学教育,2019,0(32):122-125.
被引量:3
9
陈倩.
诗风词韵,乘歌以扬——由《经典咏流传》看电视音乐类节目在我国传统文化自信构建中的潜能[J]
.文学与文化,2020(3):131-138.
被引量:3
10
柳犁.
有关国内古风音乐研究现状的述评(2000—2020)[J]
.艺术教育,2021(1):41-4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7
1
吕永杰,徐潇倩.
古风音乐在现代社会中的生产与传播[J]
.作家天地,2020,0(3):166-166.
2
周仕林,张思念,周静静.
新媒体视域下传统文化类节目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
.传媒论坛,2023,6(17):89-91.
3
赵艳婷,海倩荣.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新发展与存在的问题研究[J]
.活力,2018,0(22):88-89.
4
武泽青,杨紫琴,曹翼岚,董菲.
现代传播手段在中国传统文化推广中的应用——以音乐传播形式为例[J]
.北方音乐,2019,39(5):223-224.
5
王迪.
新媒体时代古风音乐大众化的传播发展研究[J]
.传播力研究,2019,3(19):175-176.
被引量:3
6
王操.
网络古风音乐的发展现状与文化属性剖析[J]
.文学教育,2019,0(32):122-125.
被引量:3
7
王操,王睿琪.
网络古风音乐发展的动力机制与问题反思[J]
.戏剧之家,2020,0(2):47-49.
被引量:2
8
李宁蒙,柴玥.
网络古风音乐文化对当代青年民族文化认同的效能分析[J]
.东南传播,2020(4):66-69.
被引量:1
9
王操.
网络古风音乐的发展脉络与文化传承意义剖析[J]
.中国民族博览,2020(8):135-137.
被引量:6
10
王操.
网络古风音乐的发展历程与基本属性剖析[J]
.艺术评鉴,2020(18):186-188.
被引量:10
1
王博.
浅谈柴可夫斯基《第四交响曲》[J]
.参花(上),2017,0(7):140-140.
2
吴旭.
《蓝天之恋》背后的强军故事[J]
.军营文化天地,2017,0(7):50-51.
3
万宁[J]
.湖南文学,2017,0(9).
4
席志武,赖旭华.
诗界革命语境下的梁启超诗歌创作[J]
.中国韵文学刊,2017,31(3):73-79.
被引量:2
5
万伯江.
社会批评视域中的新审视:盛唐诗人群体的三个阶层[J]
.社会科学论坛,2017(7):61-74.
被引量:1
6
陈蕾.
探究爵士音乐的风格特征[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7(10):152-152.
7
杨蕾.
层级与异化:“群动”下的网络文学[J]
.东吴学术,2017,0(3):91-98.
被引量:1
8
谭鑫,岳凯华.
青春图景的再现与社会问题的凸显——读熊棕长篇小说《逆光中的六月》[J]
.湖南文学,2017,0(9):180-181.
文艺争鸣
2017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