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经古学与19世纪书院骈文的发展 被引量: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18世纪的书院虽也偶有课经史词章者,但皆视山长或官员的学术趋向而定,并未成为定制,且所课词章多为诗、赋、古文,而骈文极少。创于19世纪的诂经精舍、学海堂是最早两所专课经古学的书院,古学中即包含了词章,阮元独特的骈文观体现于两所书院的课业中,拓展了书院中的骈文空间。受诂经精舍、学海堂的影响,各地相继出现专课或以小课的形式兼课经古学的书院,骈文创作在这些书院中已成为常态,它们或为命题而作,或为士子基于自己兴趣才华的自由选择。就命题而言,又有拟古、限体及内容关涉骈体三种方式。
作者 陈曙雯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35,共9页 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69

  • 1凌廷堪.《上洗马翁覃溪师书》,《校礼堂文集》卷二,《续修四库全书》本.
  • 2刘毓崧.《阮文达公传》(仪征县志稿),《通义堂文集》卷六,民国《求恕斋丛书》本.
  • 3阮元.《南宋淳熙贵池尤氏本文选序》,《孽经室集》三集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666页.
  • 4《沈周野翁庄图卷》藏阮元此印,潘祖荫.《滂喜斋藏书记》卷一经部史部《宋刻金石录十卷》后亦有此章.
  • 5阮元辑《淮海英灵集》甲集卷四.
  • 6阮元.《四六丛话序》,孙梅著,李金松校点.《四六丛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
  • 7王引之.《汪中行状》,汪中.《述学》附录,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
  • 8凌廷堪.《祀古辞人九歌》,《校礼堂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44页.
  • 9文廷式.《纯常子枝语》卷三七,《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民国三十二年(1943)刻本.
  • 10焦循.《文说》,《雕菰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152页.

共引文献14

同被引文献50

引证文献6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