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怎一个“悲”字了得——杜甫《登高》赏析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杜甫的《登高》,胡应麟在《诗薮》中称为"古今七言律第一"。在这首诗中,杜甫将沉郁顿挫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全诗由一个"悲"字,串联全篇,悲景起笔,悲情落笔,抒发了诗人的三重悲情:一是自然之悲;二是人生之悲;三是社会之悲。一、自然之悲诗歌前两联写登高所见的秋景。起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是一个全景描写,由秋风写起,用"风急"二字引领全联,抓住了典型环境。夔州位于长江之滨,三峡之首的瞿塘峡之口,素以水急、风大著称。夔州急风猎猎,
作者
李娟
机构地区
四川省阆中中学校
出处
《语文知识》
2017年第7期66-68,共3页
关键词
《登高》
杜甫
赏析
《诗薮》
沉郁顿挫
全景描写
典型环境
胡应麟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25
同被引文献
3
1
闪明琴.
一曲卓绝千古的悲秋之歌——杜甫《登高》解读[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2(3):72-73.
被引量:4
2
吴丹.
愁到深处不言愁——杜甫《登高》浅析[J]
.读写月报,2020(31):15-18.
被引量:1
3
陈海燕.
杜甫《登高》悲诗文化的意蕴[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1(3):91-9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水淼,岳林海,徐铸德.
稀土镧掺杂二氧化钛的光催化特性[J]
.物理化学学报,2000,16(5):459-463.
被引量:124
2
陈海燕.
杜甫《登高》悲诗文化的意蕴[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1(3):91-92.
被引量:1
3
李春香.
杜甫《登高》之十八悲[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1(27):9-10.
二级引证文献
125
1
李凤仪,熊裕华.
镧离子掺杂纳米TiO_2光催化降解聚乙烯薄膜的研究[J]
.中国稀土学报,2005,23(4):444-448.
被引量:4
2
王振阳,何洪,戴洪兴,訾学红,王亮,薛彬.
稀土掺杂TiO_2光催化的研究进展[J]
.中国稀土学报,2006,24(z2):94-99.
被引量:27
3
尚超峰,许珂敬,李芳.
非金属掺杂对TiO_2可见光吸收影响的研究现状[J]
.现代技术陶瓷,2006,27(4):19-25.
被引量:1
4
罗洁,陈建山,周钢.
TiO2光催化剂的改性研究进展[J]
.工业催化,2005(z1):405-408.
被引量:1
5
陈俊涛,李新军,杨莹,王良焱,何明兴.
稀土元素掺杂对TiO_2薄膜光催化性能的影响[J]
.中国稀土学报,2003,21(z2):67-71.
被引量:70
6
伊洪坤,卢平.
TiO_2光催化剂的改性技术研究进展[J]
.环境工程,2009,27(S1):519-522.
被引量:4
7
姚秉华,杨莉,杨国农,赵青.
复合光催化剂CeO_2/TiO_2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
.化学研究与应用,2004,16(4):463-465.
被引量:7
8
牛新书,李红花,蒋凯.
金属离子掺杂纳米TiO_2光催化研究进展[J]
.电子元件与材料,2004,23(8):39-42.
被引量:28
9
陈小兵,成晓玲,胡社军,曾鹏,谢光荣.
纳米TiO_2薄膜光催化活性的研究进展[J]
.中国陶瓷工业,2004,11(3):50-56.
被引量:3
10
陈平,聂芊,张亚丽.
光催化氧化流化床参数的研究[J]
.工业用水与废水,2004,35(5):38-42.
被引量:3
1
张登军.
“灾难小说推出,地震梦一下少了”——绵阳作家刘大军手书35万字长篇小说《山高天远》出版[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1(12):27-28.
2
李海朝.
杜甫《登高》与蜀地重阳习俗[J]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4,0(2):45-45.
3
张文娟.
杜甫《登高》的文本细读[J]
.北方文学(下),2011(7):91-92.
被引量:2
4
煮雨亭主.
时近重阳步杜甫《登高》韵寄友[J]
.中华诗词,2016,0(10):40-40.
5
韩大胜.
四招破解杜甫《登高》诗[J]
.青苹果,2016,0(3):32-34.
6
邱毅敏.
《登高》翻译的美学追求[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4(10):130-131.
7
郭秋斋.
身世连家国 悲凉复雄阔——杜甫《登高》赏析[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7(6):87-87.
8
颜生民.
杜甫《登高》细读笔记[J]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8(11):60-61.
9
金志仁.
杜甫《登高》诗指瑕与写作时地考辨[J]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0(1):103-108.
被引量:2
10
李洪海,李辉.
杜甫《登高》解读[J]
.语文天地,2012(8):15-16.
被引量:1
语文知识
2017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