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红楼梦》里多次出现《牡丹亭》戏文及其折子戏名。杨宪益和霍克思的《红楼梦》英译本对小说中《牡丹亭》戏文戏名的翻译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因而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本文将《红楼梦》所引《牡丹亭》戏文戏名的两种英译文字拈出,依次进行比较评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在笔者看来,杨宪益对中国古典文化更加熟悉,翻译时词语用得更加准确、到位。他更偏重语义型翻译,和原文紧密联系,所以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古典戏文的文化信息,遵循了戏文独有的文化特点,传递的文化色彩较为浓郁。而霍克思则是以读者为中心,注重将西方读者熟悉的文化和背景知识融汇于译文中,努力追求东西文化的交融,意在引领读者进入本来不熟悉的中国古典文化中。
出处
《曹雪芹研究》
2017年第1期153-160,共8页
Caoxueqin Studies
作者简介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在读),安徽芜湖,241000;安徽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在职),安徽芜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