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温县方言与普通话语音和词汇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温县方言与普通话同属北方方言,二者都具有北方方言的一些特点,但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二者也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各个方面,其中语音和词汇的差异较为显著,本文将从语音和词汇两个方面来举例分析,比较二者的差异。
作者
梁爽
机构地区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
2017年第3期70-72,共3页
Bulletin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关键词
温县方言
普通话
语音
词汇
比较
分类号
H17 [语言文字—汉语]
作者简介
粱爽(1991-),女,河南温县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4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袁蕾.
豫北方言与普通话语音比较研究[J]
.中州学刊,2005(3):256-258.
被引量:5
2
张晓宏.
焦作方言在方言版图中的分区位置[J]
.焦作大学学报,2008,22(2):45-46.
被引量:6
3
张玉来.
《中原音韵》时代汉语声调的调类与调值[J]
.古汉语研究,2010(2):11-25.
被引量:12
4
马楠.
焦作地区的方言识别[J]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6(3):8-11.
被引量:3
5
雷茜.
浅析河南巩义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差异[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0(8):46-48.
被引量:2
6
陈丽湘.
语言经济性原则下的豫北方言合音现象分析[J]
.长春大学学报,2013,23(7):848-850.
被引量:4
7
孙修光.
豫北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的比较分析[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3):19-21.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34
1
李荣.
官话方言的分区[J]
.方言,1985,7(1):2-5.
被引量:361
2
卢甲文.
河南方言词和普通话词比较[J]
.中州学刊,1984(5):90-94.
被引量:9
3
贺巍.
济源方言记略[J]
.方言,1981,3(1):5-26.
被引量:41
4
张玉来.
近代汉语官话入声消亡的条件问题[J]
.古汉语研究,1996(3):25-26.
被引量:6
5
黎新第.
金诸宫调曲句的平仄与入声分派[J]
.语言研究,1993(2):49-75.
被引量:2
6
黎新第.
《中原音韵》清入声作上声证[J]
.古汉语研究,1992(4):5-10.
被引量:10
7
林端.
元代大都口语的调位系统[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4(3):79-86.
被引量:1
8
忌浮.
《中原音韵》的调值[J]
.语言研究,1986,6(1):99-108.
被引量:9
9
牛毓梅.
经济原则和结构简约的语用解读[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99-103.
被引量:16
10
马丽.
河南方言与普通话词汇语音语义差异举隅[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6(8):84-85.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28
1
李会民.
豫北方言对当地外语学习者的影响[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0(10):86-87.
被引量:1
2
张云云.
新乡方言音系[J]
.红河学院学报,2010,8(6):84-89.
被引量:3
3
劲松,马楠.
焦作话古入声字声调的接触性变异[J]
.理论界,2011(4):172-173.
被引量:2
4
黎新第.
元杂剧四大家现存散曲所见“清入作上”[J]
.古汉语研究,2011(2):48-52.
5
艾君华,陈婷.
《中原音韵》有无入声之再认识[J]
.语文知识,2011(2):72-74.
6
马乐乐.
《中原音韵》与《中州音韵》比较研究概述[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6):49-52.
7
李会民.
洛阳方言在当地英语学习者中的负迁移情况调查[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2(1):89-90.
被引量:1
8
赵庸.
杭州话白读系统的形成[J]
.语言研究,2012,32(2):51-59.
被引量:5
9
张玉来.
《中原音韵》所依据的音系基础问题[J]
.语言研究,2012,32(3):29-34.
被引量:5
10
李小平,曹瑞芳.
傅山近体诗用韵研究[J]
.语言研究,2012,32(3):42-49.
被引量:1
1
刘红梅.
浅议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7(5):186-187.
被引量:1
2
王孟涛.
英语中的歧义现象浅析[J]
.经济研究导刊,2011(3):296-297.
3
王梦诗.
浅析疑问代词“怎么”“怎么样"的异同之处[J]
.中国文房四宝,2013(7):63-63.
4
刘会春.
词的文化意义及其翻译[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7):90-92.
被引量:1
5
洪芸.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遇到的语言差异问题[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20(6):82-85.
6
张虹.
产生英语歧义现象的语音与词汇因素分析[J]
.疯狂英语(教师版),2007,0(7):47-49.
被引量:3
7
柯艳萍.
青海方言“啊蒙”一词探析——以西宁话为例[J]
.北方文学(中),2017,0(2):91-91.
8
李丽君.
关于英语教学的思考[J]
.焦作大学学报,2005,19(2):79-80.
被引量:1
9
张艳艳.
汉英礼貌用语语用对比研究[J]
.青年文学家,2011,0(20):147-147.
10
计莲芳.
缅语中的藏缅语对应词辨析[J]
.民族语文,1997(4):33-35.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
201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