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茶文化旅游促进茶叶经济发展的策略研究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茶文化旅游是近年来的新兴旅游业,它以茶文化为依托,通过表现茶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让游客感受茶叶的精神文化,进而使游客的身心获得愉悦。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不仅极大的丰富旅游的内容,而且极大的挖掘了地方文化的特色,促进了茶叶经济的发展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本文围绕当前形势下茶文化旅游与茶叶经济的关系,提出通过开展茶文化旅游促进茶叶经济发展的对策。
作者
陈晓亚
机构地区
商丘工学院管理学院
出处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0-131,共2页
Tea in Fujian
关键词
茶叶经济
茶文化旅游
发展策略
分类号
F592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5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17
同被引文献
45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9
参考文献
5
1
林朝赐,张文文,刘玉芳,陈春芬.
茶文化旅游与茶业经济发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2):385-388.
被引量:99
2
李翠霞,华国梅.
茶文化旅游对茶业经济发展的影响[J]
.福建茶叶,2016,38(1):124-125.
被引量:6
3
皮晓媛.
茶业经济发展助推茶乡旅游开发探析[J]
.福建茶叶,2016,38(1):125-126.
被引量:2
4
黄娅.
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基于文化经济协同发展的视角[J]
.贵州民族研究,2012,32(1):111-116.
被引量:17
5
陈麟,彭大章.
丰富茶业文化 发展特色旅游[J]
.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2006(6):32-33.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25
1
张强,龙鳞.
对民族文化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经济问题探索,2005(6):50-53.
被引量:18
2
陈杭芳.
浅谈茶与休闲农业[J]
.中国茶叶,2005,27(4):47-48.
被引量:11
3
赵浪平.
发展杭州茶文化旅游[J]
.中国茶叶,2005,27(4):19-21.
被引量:13
4
余接成.
借旅游之力 壮茶业经济——关于婺源县旅游兴茶的浅析[J]
.中国茶叶,2005,27(5):10-11.
被引量:4
5
金凡.
茶:经济史学的中国情结[J]
.中国茶叶,2005,27(5):24-26.
被引量:7
6
庄佩芬,Lee Jolliffe.
福鼎地区发展茶叶旅游初探[J]
.中国茶叶,2005,27(5):46-47.
被引量:6
7
王京传,赵修华.
我国茶文化旅游的发展[J]
.中国茶叶,2005,27(6):22-23.
被引量:57
8
龚之江.
繁荣茶文化 引领茶都精神[J]
.中国茶叶,2005,27(6):25-26.
被引量:2
9
李沈阳,黄任辉.
略谈观光茶园创新模式[J]
.中国茶叶,2005,27(6):50-50.
被引量:31
10
唐善茂,张瑞梅.
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探讨[J]
.桂林工学院学报,2006,26(1):143-147.
被引量:19
共引文献
117
1
刘玉芳,林朝赐,陈春芬.
广西优势特色产业——茶叶发展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8):321-326.
被引量:9
2
侯仲凯,何卓静.
茶文化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恩施州鹤峰县为例[J]
.科技创业月刊,2009,22(2):150-151.
被引量:6
3
陈东灵.
不完全信息下茶叶生产者的销售博弈分析[J]
.中国茶叶,2009,31(9):18-20.
被引量:1
4
和献中,王世金.
云南省普洱茶文化与旅游互动发展战略[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9(6):52-57.
被引量:36
5
乔秋敏,吴若飞.
九江茶文化旅游产品组合性开发研究[J]
.农业考古,2009(5):34-37.
被引量:4
6
瞿葆.
浅析杭州茶文化旅游[J]
.北方经济,2010(16):82-83.
被引量:3
7
朱静,曾俊皓.
浅谈恩施鹤峰茶业发展[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8(8):45-47.
被引量:1
8
林琳.
闽台茶产业交流与合作的探索[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1(11):335-336.
被引量:1
9
宗敏丽,祁黄雄,吴健生,冯喆,黄秀兰.
茶文化旅游模式研究及开发策略——以浙江顾渚村为例[J]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315-320.
被引量:78
10
魏萍,霍增辉.
在杭高校大学生茶文化调研分析[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12):91-92.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45
1
余丹丹.
安顺旅游与茶叶产业有机结合、共谋发展[J]
.贵州茶叶,2008,36(2):23-26.
被引量:3
2
徐虹钗,吴志峰.
福建茶文化旅游开发探析[J]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9,23(3):25-28.
被引量:7
3
孙九霞,史甜甜.
茶叶经济主导下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案例分析[J]
.旅游论坛,2010,3(3):299-305.
被引量:25
4
高坊洪,余龙.
九江茶产业与旅游业互动发展初探[J]
.茶叶通讯,2018,45(4):49-51.
被引量:5
5
李翠霞,华国梅.
茶文化旅游对茶业经济发展的影响[J]
.福建茶叶,2016,38(1):124-125.
被引量:6
6
李华荣,尹彩莲,施家和,李静.
双柏县茶旅一体化发展战略构想[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6):49-49.
被引量:4
7
付晓玉.
茶叶经济主导下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案例分析[J]
.福建茶叶,2016,38(7):130-131.
被引量:2
8
龚娜.
茶文化旅游推进茶叶经济发展研究[J]
.福建茶叶,2016,38(8):104-105.
被引量:3
9
朱琳琳.
探究茶文化旅游与茶业经济发展[J]
.福建茶叶,2016,38(8):112-113.
被引量:3
10
贾绪红.
茶文化旅游与茶叶经济发展策略探讨[J]
.福建茶叶,2016,38(9):204-20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7
1
张磊.
基于循环经济背景下茶元素融入乡村旅游开发的对策[J]
.福建茶叶,2018,40(5):137-137.
2
向柳如,陈文满.
试论茶文化旅游与茶业经济融合发展模式[J]
.福建茶叶,2020,42(6):273-274.
被引量:5
3
王若琳.
基于茶叶经济视域下的农业旅游新发展[J]
.现代农业,2021(6):85-87.
被引量:2
4
何媛媛,徐伟,李湘球,王小凤,陆建林,彭君,朱德彬.
生态旅游主导下茶叶经济转型探析——以武功山风景区为例[J]
.广东茶业,2022(3):39-41.
5
聂浩东.
农业专业化乡镇转型升级发展的路径思考——以宜昌市夷陵区邓村乡为例[J]
.农业展望,2023,19(3):64-68.
被引量:3
6
严浪浪.
开化县茶旅融合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浅析[J]
.南方农业,2024,18(23):177-180.
7
刘燕.
茶文化旅游与茶业经济建设的关联性及发展策略研究[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7):216-216.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周鑫.
旅游与茶文化融合研究——以重庆市茶山竹海景区为例[J]
.福建茶叶,2019,41(3):75-76.
被引量:2
2
魏嘉莹.
茶文化旅游与茶业经济发展相关问题探究[J]
.种子科技,2020,38(14):115-115.
被引量:2
3
郭文茹.
乡村振兴背景下信阳市茶旅融合的SWOT分析[J]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20,30(3):33-36.
被引量:7
4
肖黎.
茶文化旅游与茶业经济发展相关问题探究[J]
.福建茶叶,2020,42(10):74-75.
被引量:5
5
张溢.
老庄哲学对现代茶艺的多重影响[J]
.哲学评论,2020(2):45-61.
6
陈玫,杨毅坚,蒋红旗,马玲,陈继伟.
关于茶文化旅游与茶业经济发展策略的探讨[J]
.南方农机,2021,52(15):97-98.
被引量:6
7
黄碧雁.
茶文化与旅游经济发展融合的探究[J]
.文化产业,2021(19):146-147.
被引量:2
8
白帆.
基于旅游地理角度的茶文化旅游模式发展研究[J]
.旅游与摄影,2022(8):48-50.
被引量:2
9
张建峰,闫岩,王亮.
乡村振兴背景下茶文化旅游发展策略研究[J]
.福建茶叶,2023,45(1):57-59.
被引量:9
10
董淑敏,吴军,刘凯.
日照茶文化旅游商品开发现状与策略研究[J]
.现代农业,2023,48(1):92-95.
被引量:4
1
黄艳.
2011年前5个月秘鲁有机食品出口增长50%[J]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11(8):22-22.
2
王晴.
依托乡村旅游资源 引领农村经济跃升[J]
.吉林农业(下半月),2016(1):55-55.
3
叶迎.
以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机制研究[J]
.农业经济,2015(11):56-57.
被引量:7
4
宋瑛.
乡村旅游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五个关键问题[J]
.商场现代化,2008(18):226-226.
被引量:1
5
林巧,戴维奇.
乡村旅游与乡村发展的互动关系[J]
.经济地理,2006,26(S2):31-34.
被引量:27
6
吴景,陈思明.
福建农村妇女非农化与乡村旅游[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11):109-111.
被引量:3
7
王淑芳.
乡村旅游促进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的对策研究[J]
.北方经济,2010(4):76-77.
被引量:5
8
增城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促进农民持续增收[J]
.广东农村实用技术,2013(11):35-35.
9
柯珍堂.
发展大别山乡村旅游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价值研究——以湖北黄冈市为例[J]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20):4314-4317.
被引量:4
10
周维钢.
乡村旅游促农村一产直跨三产带二产的思考[J]
.经贸实践,2015,0(8X):310-310.
被引量:1
福建茶叶
201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