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奶牛乳房炎的病因与综合防治措施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病之一,更是影响其养殖业发展、奶产品质量的重要原因。该文对奶牛乳房炎的病原、病因及防治措施进行综合论述,旨在为临床更加有效地防治奶牛乳房炎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
张娜
机构地区
山西省晋中市畜牧兽医局
出处
《农业工程技术》
2016年第32期59-59,共1页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关键词
奶牛
乳房炎
防治
技术
分类号
S858.237.2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3
1
刘银梅.
奶牛隐性乳房炎病因调查与分析[J]
.中国乳业,2009(3):70-72.
被引量:9
2
周坚.
奶牛隐性乳房炎诊断与综合防控[J]
.中国乳业,2009(12):70-70.
被引量:3
3
曹维伟,陈杰,张燕霞,洪军,李晓成,陈德坤.
奶牛乳房炎的非抗生素疗法[J]
.中国动物检疫,2005,22(12):50-52.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9
1
毛海涛,李方正,李学顺,洪元忠.
激光深部照射治疗奶牛乳房炎[J]
.中国兽医科技,1993,23(4):33-33.
被引量:5
2
张礼华,郁杰,袁永隆,李宏胜,罗金印,李新圃,杨玉英,徐继英.
奶牛乳房炎多联苗(A)后海穴注射免疫试验研究[J]
.中兽医医药杂志,1996,15(6):4-6.
被引量:29
3
谷新利,商云霞.
奶牛乳房炎研究进展[J]
.吉林畜牧兽医,1990,12(5):21-26.
被引量:4
4
尚佑军,郁杰,李宏胜,罗金印,李新圃,徐继英,陈怀涛.
乳牛乳腺炎多联苗免疫母鼠的乳腺抗感染试验研究[J]
.中国兽医科技,2001,31(11):30-31.
被引量:10
5
孙雷,贾伟新,梁梓森.
防治奶牛乳房炎的用药探讨[J]
.中国奶牛,2002(6):39-41.
被引量:21
6
李新圃,郁杰,罗金印,李宏胜.
奶牛临床型乳房炎防治手段的研究现状[J]
.兽药与饲料添加剂,2002,7(6):37-40.
被引量:12
7
陈德坤,雷莉辉,朱辉,孔庆波,王磊.
TAK免疫增强剂对奶牛乳房炎的疗效观察[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1(4):71-73.
被引量:6
8
王忠红,张淑云,李德竹,王俊杰,段丽.
中草药在治疗奶牛乳房炎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河南畜牧兽医,2004,25(5):7-7.
被引量:14
9
方远穆.
反刍动物乳房炎菌苗的研究进展[J]
.中兽医医药杂志,1992,11(3):20-22.
被引量:16
共引文献
14
1
刘耀伟,王广彬,崔丽春,王文魁.
防制奶牛乳房炎的生物制剂[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8,24(5):107-109.
被引量:2
2
寨鸿瑞,田甜,朱伟,王开功,周碧君,文明.
奶牛乳房炎研究进展[J]
.贵州农业科学,2009,37(8):132-134.
被引量:11
3
马杰,张勇,赵献军,刘健鹏,王仲智,米耀荣,王军卫,王磊,张艳梅.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流行病学调查[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31(3):126-127.
被引量:3
4
余彦国,张瑾.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检测及其治疗方法[J]
.中国牛业科学,2011,37(4):44-46.
被引量:5
5
卜三平,齐亚银.
巴州地区奶牛乳房炎调查及综合防治措施[J]
.山东畜牧兽医,2014,35(8):82-84.
被引量:2
6
卜三平,齐亚银.
新疆巴州地区奶牛乳房炎调查及综合防治措施[J]
.中兽医医药杂志,2014,33(6):46-48.
7
孔娜.
奶牛乳房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2015,44(3):144-147.
被引量:11
8
刘鸽,张培生,于会举,张倩,杨慧敏,宋敏,吴圆圆,屈勇刚.
新疆石河子地区某奶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调查与分析[J]
.中国乳业,2016,0(10):38-41.
被引量:7
9
胡文强,吴彦起.
奶牛乳房炎的防治[J]
.当代畜牧,2014,43(10Z):50-51.
被引量:3
10
李中锦.
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措施[J]
.兽医导刊,2018,0(14):72-72.
同被引文献
26
1
王冬梅,刘磊,王胜利.
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J]
.动物医学进展,2005,26(6):81-83.
被引量:31
2
张会娟,胡志超,吴峰,王海鸥,胡良龙,陈有庆.
我国奶牛挤奶设备概况与发展[J]
.农机化研究,2008,30(5):236-239.
被引量:10
3
倪春霞,蒲万霞,胡永浩,邓海平,王玲,孟晓琴.
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J]
.西北农业学报,2010,19(2):20-24.
被引量:53
4
肖喜东,胡俊兰,赵保泽.
奶牛乳房炎的有效防治措施[J]
.今日畜牧兽医(奶牛),2010(12):72-73.
被引量:2
5
王福顺,陈德,王冬鸣,蔡乐,江克君,韩旭,王晓圆.
天津市某奶牛养殖场乳房炎的流行病学调查[J]
.中国动物检疫,2013,30(3):30-32.
被引量:8
6
Xin Chen Wenjuan Li Junming Ren Deli Huang Wan-ting He Yunlong Song Chao Yang Wanyun Li Xinru Zheng PengdaChen Jiahuai Han.
Translocation of 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like protein to plasma membrane leads to necrotic cell death[J]
.Cell Research,2014,24(1):105-121.
被引量:73
7
谢仁卓玛,张立成.
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治[J]
.当代畜禽养殖业,2014(9):29-30.
被引量:4
8
张卫.
世界最大的机器人奶牛棚在新西兰南岛落成[J]
.中国食品,2014,0(21):104-104.
被引量:1
9
苏少虎,李冉.
新疆地区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流行病学调查[J]
.中国动物保健,2014,16(12):20-23.
被引量:5
10
谷春雷.
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5,36(1):102-104.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5
1
赵金芝.
中西医结合防治奶牛乳房炎研究[J]
.中国动物保健,2017,19(5):72-73.
被引量:1
2
郭俊梅,宋维彪,马成缓,张晓燕.
青海省海北州奶牛乳房炎发病情况调查[J]
.动物医学进展,2019,40(5):140-144.
被引量:9
3
纪海静,蒋临正,常伟伟,杨彩霞,陈坤琳,王慧利,仲跻峰,徐银学,邢光东.
乳腺炎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程序性坏死研究[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20,43(1):151-156.
4
张晓光,李子亨,刘海瑶,李娜,闫广谋,雷连成.
长春市某奶牛场乳腺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J]
.中国兽医杂志,2023,59(4):52-58.
被引量:3
5
朱程林,陈瑞浪.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挤奶设备——“智”奶器[J]
.农家参谋,2019(3):205-205.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朱广琴,王兵.
徐州地区规模化养殖场奶牛乳房炎的调查与分析[J]
.山东畜牧兽医,2020,41(4):56-58.
被引量:6
2
姬向波,赵冰洁,刘玉萍,张桂枝,刘太宇.
褪黑素调节LPS诱导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性因子的表达及其机制[J]
.动物医学进展,2020,41(7):99-102.
被引量:3
3
于伟伟.
奶牛乳房炎应用中西医治疗作用[J]
.兽医导刊,2021(14):159-159.
4
孙艳,周国燕,伍天碧,李英林,吉色曲伍,张涛.
我国奶牛乳房炎近期研究进展[J]
.中国乳业,2022(4):43-51.
被引量:25
5
刘昊阳,徐媛媛,李思,周萌,贺尚文,高欣召,刘晓晔,董虹.
中医对奶牛乳痈的辨证论治及蒲公英的防治研究进展[J]
.动物医学进展,2022,43(11):108-113.
被引量:8
6
王娅波.
肃南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的分离与鉴定[J]
.当代畜禽养殖业,2022(5):22-24.
7
王小雨,李丹,赵光明,张浩,靳亚平,王爱华,袁亚林,陈华涛.
陕西富平县奶山羊乳房炎发病率的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
.家畜生态学报,2023,44(6):54-59.
被引量:3
8
吴芳洁,陈秋华,骆伟.
规模化奶牛场奶牛乳房炎病原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分析[J]
.现代畜牧科技,2023(11):111-114.
被引量:4
9
李春芳,陈彦丽,刘志勇,张晓利.
唐山地区奶牛临床型乳腺炎源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J]
.现代畜牧科技,2024(2):47-49.
10
邵白新月,马亚楠,史雪妍,周渝新,乔献琦,马雪连,孙亚伟,王锡波,王金泉,钟旗,李娜,姚刚.
新疆某规模化奶牛场乳房炎发病率及影响因素调查[J]
.动物医学进展,2024,45(8):130-134.
被引量:1
1
韩萍,李海燕,陈自胜.
玉米青贮与养牛业的发展[J]
.牧草与饲料,2011,5(2):23-26.
被引量:1
2
龚金贵.
加强中国畜牧业研究的几点看法[J]
.科学与社会,1998(4):14-15.
3
裴秋凡,张巧红.
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原因及预防[J]
.湖北畜牧兽医,2013,34(11):28-29.
被引量:1
4
李新华.
奶牛高效养殖途径探讨[J]
.现代农村科技,2010(11):40-41.
5
李耀.
饲料对动物产品质量的影响[J]
.中国动物保健,2002(9):29-31.
6
孙勇刚,李树德,田炜芹.
母牛的乳房炎预防及防治[J]
.吉林畜牧兽医,2016,37(7):48-49.
7
孙文萍,李战彪.
畜产品安全引关注 牧草产业亟需发展[J]
.科技致富向导,2012(4):36-37.
被引量:2
8
农业部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奶业发展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J]
.浙江畜牧兽医,2014,39(2):11-11.
9
孙云江.
奶牛乳房炎的预防方法[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5,31(6):66-66.
10
宫淑艳.
奶牛乳房炎防治技术研究分析[J]
.生物技术世界,2015,12(3):17-17.
农业工程技术
2016年 第3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