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侠及其精神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侠是中国独特的一种文化现象。侠及其所蕴含的精神品格源远流长,在不同时期显现出了相同的本质和不同的特点,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又深刻的影响。在今天,侠的精神品格依然有价值,其传承与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
作者
宫智维
机构地区
山东省昌乐二中
出处
《文教资料》
2016年第26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侠
侠义精神
历史传承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5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8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汪聚应.
中国侠起源问题的再考索[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7(2):42-48.
被引量:15
2
李凯华.
论“侠”的嬗变[J]
.济宁学院学报,2015,36(5):105-110.
被引量:1
3
陈平原.
千古文人侠客梦——文学作品中的侠[J]
.文艺评论,1990(1):27-35.
被引量:12
4
刘希欣.
游侠、豪侠、官侠——中国古代文学侠特征的异变及原因[J]
.菏泽师专学报,2002,24(3):8-12.
被引量:12
5
王志英.
侠义精神在当代传承价值思考[J]
.搏击(武术科学),2014,11(5):19-20.
被引量:1
6
章培恒.
从游侠到武侠──中国侠文化的历史考察[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6(3):75-82.
被引量:41
7
熊宪光.
“纵横”流为侠士说[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9(4):54-57.
被引量:12
8
田蔚.
《史记·游侠列传》的侠情特质论[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40-144.
被引量:5
9
张光全.
司马迁、班固游侠思想比较[J]
.史学月刊,2003(6):95-100.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45
1
马云慧.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侠义精神[J]
.搏击(武术科学),2007,4(8):15-16.
被引量:9
2
熊宪光.
“纵横”流为侠士说[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9(4):54-57.
被引量:12
3
陈双阳.
中国侠文化流变试探[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6(4):81-87.
被引量:15
4
江淳.
试论战国游侠[J]
.文史哲,1989(4):57-61.
被引量:9
5
张未民.
侠与中国文化的民间精神[J]
.文艺争鸣,1988(4):48-55.
被引量:16
6
何新.
侠与武侠文学源流研究(上篇)——论中国古典武侠文学[J]
.文艺争鸣,1988(1):17-25.
被引量:13
7
侯姝慧.
该出手时就出手——道教传说故事的侠义精神解读[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20(4):54-57.
被引量:1
8
汪聚应.
诸子思想与中国侠的人格精神[J]
.社会科学战线,2006(1):277-280.
被引量:5
9
《汉书》卷一百下《叙传下》,第4247页.
10
《史记》卷六八《商君列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59年,第2230页.
共引文献
85
1
申庆怡.
论春秋战国时代的侠文化[J]
.汉字文化,2019(S02):174-175.
2
李玥,薛子墨,何威.
沉浸与破壁:中华传统文化在武侠游戏内外的传播[J]
.北京文化创意,2023(S01):27-35.
被引量:4
3
刘雯芳.
三十年来战国纵横家研究综述[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7(4):54-58.
被引量:1
4
赵霞.
从《莽男儿》看中国近代侠文化[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7(S3):26-28.
5
郑春元.
蒲松龄的侠义观念浅识[J]
.蒲松龄研究,2002(1):64-76.
被引量:4
6
汪聚应.
诸子思想与中国侠的人格精神[J]
.社会科学战线,2006(1):277-280.
被引量:5
7
汪仕辉.
论侠的阶段性特征[J]
.宜宾学院学报,2008,8(3):9-11.
8
冯媛媛.
报:侠义小说中的交往行为与人情法则——以《三侠五义》为例[J]
.明清小说研究,2008(2):197-204.
被引量:2
9
苏庆辉.
论游侠阶层的形成及演变[J]
.黑龙江史志,2008(8):16-17.
被引量:2
10
陈曦.
黄老·游侠·循吏——《史记·汲郑列传》探微[J]
.管子学刊,2008(3):62-66.
1
董国兴.
中国侠义精神与西方骑士精神之差异[J]
.中州体育(少林与太极),2014(3):6-9.
2
安欣.
雷锋精神的历史传承和时代价值[J]
.道路交通管理,2013(3):36-36.
3
乔雪,孙静鸿,王莹莹.
哈姆雷特与中国侠义精神的共性与特性[J]
.科技视界,2015(2):163-163.
4
李宏伟,别应龙.
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培育[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31(8):54-59.
被引量:521
5
高晓东.
论中国古代的侠义精神[J]
.文教资料,2009(16):4-5.
被引量:4
6
许良.
亥姆霍兹与批判学派[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3,29(8):111-115.
7
黄昊.
朱熹对《梦溪笔谈》中自然科学部分的研究[J]
.贵州社会科学,2014(4):28-32.
被引量:2
8
麓谷精神引来百家争鸣 数千条创意荟萃,最终表述语预计年底出炉[J]
.硅谷,2012(19).
9
麓谷精神引来百家争鸣 数千条创意荟萃,最终表述语预计年底出炉[J]
.硅谷,2013(2).
10
沈佳丽.
新媒体时代下的福建精神传承[J]
.海峡科学,2013(2):62-63.
文教资料
2016年 第2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