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食用高粱新品种龙米粱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
4
Breeding and Cultural Techniques of New Edible Sorghum Hybrid Longmiliang No.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龙米粱1号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育成的食用高粱新品种。分别对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品质性状、产量及栽培技术要点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作者
王黎明
焦少杰
姜艳喜
苏德峰
严洪冬
孙广全
机构地区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
出处
《种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5-105,108,共2页
Seed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14BAD 07B02-03)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CARS-06-01-04)
关键词
高粱
龙米粱1号
食用
选育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14 [农业科学—作物学]
作者简介
王黎明(1968-),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粱育种研究。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8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8
1
王江红,闫鸿艳,马英慧,周紫阳,李光华,马忠良.
食用优质米高粱杂交种吉杂305号选育[J]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3):134-134.
被引量:3
2
董建新,张东娟.
高粱新品种锦杂102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08(12):132-132.
被引量:2
3
卢庆善,邹剑秋,朱凯,张志鹏.
试论我国高粱产业发展——一论全国高粱生产优势区[J]
.杂粮作物,2009,29(2):78-80.
被引量:92
4
贾恩吉,何文安,关世超,董世龙,朱晓豳,栾晓吉.
我国北方早熟区粒用高粱育种现状及发展对策[J]
.中国种业,2012(6):16-18.
被引量:9
5
霍晓阳.
我国粒用高粱育种现状、问题与对策[J]
.吉林农业(学术版),2012(4):96-97.
被引量:4
6
柯福来,朱凯,石永顺,李志华,邹剑秋.
高产、多抗、糯粳杂交食用型高粱杂交种辽杂39号选育及栽培技术[J]
.辽宁农业科学,2013(4):82-83.
被引量:2
7
柯福来,朱凯,石永顺,李志华,邹剑秋.
粒用高粱超高产群体的产量构成分析[J]
.辽宁农业科学,2014(1):28-30.
被引量:3
8
高士杰,李继洪,陈冰嬬.
培育适宜机械化生产的粒用高粱杂交种应重视的几个问题[J]
.农业与技术,2015,35(2):12-12.
被引量:15
9
李继洪,陈冰嬬,李伟,高明超,侯佳明,高士杰.
高粱新品种吉杂142的选育与栽培[J]
.现代农业科技,2016(7):43-44.
被引量:7
10
郭秀卿,李新基,崔福柱,段永红,杜天庆.
夏播高粱新品种晋杂30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山西农业科学,2016,44(6):754-756.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4
1
姚燕辉,赵兴奎,彭锁堂,段永红.
中晚熟粒用高粱不同组合杂交种的筛选[J]
.农学学报,2021,11(1):1-6.
被引量:3
2
陈培育,牛银亭,鞠乐,阴志刚,周晓静,申坚定,强学杰.
高粱新品种宛粱9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J]
.大麦与谷类科学,2023,40(3):68-70.
被引量:1
3
陈培育,牛银亭,鞠乐,阴志刚,周晓静,申坚定,强学杰.
高粱新品种宛粱10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J]
.现代农村科技,2024(5):38-39.
4
孙美红,梁笃,郭琦,张晓娟,范昕琦,王绘艳,赵娟莹,柳青山,张一中.
优质食用高粱新品种晋白糯1号的选育[J]
.中国种业,2024(8):131-13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
1
张树庚,赵军,杨珍,张德.
酿造高粱晋杂12号在武威市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23(8):39-42.
被引量:2
2
柳青山.
山西杂交高粱育种的研究历程及展望[J]
.山西农业科学,2023,51(10):1115-1120.
被引量:6
3
刘勇,杨伟,郝艳芳,武擘,白鸿雁,王坚强,张晓娟.
高淀粉酿造高粱新品种晋粱112号的选育[J]
.中国种业,2024(6):160-163.
4
赵军,杨珍,张德,何增国,殷稳娜.
粒用高粱品种筛选比较试验[J]
.农业科技通讯,2024(8):95-98.
5
孙美红,王蓉,高振峰,白文斌.
晋白糯1号全高粱面海绵蛋糕加工工艺优化及品质评价[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45(4):124-140.
1
贺微仙,孙采云,徐一力.
中国高粱资源蛋白质含量的研究[J]
.辽宁农业科学,1991(5):26-29.
被引量:2
2
卢峰,邹剑秋,段有厚.
优质食用高粱杂交种辽杂30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J]
.作物杂志,2010(5):125-126.
被引量:1
3
王黎明,焦少杰,姜艳喜,苏德峰,严洪冬,孙广全.
食用高粱新品种龙杂1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种子,2011,30(9):112-112.
被引量:2
4
王黎明,高淑梅,焦少杰,姜艳喜,苏德峰,严洪冬,孙广全.
优质、高产食用高粱新品种龙杂12的选育[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4):129-130.
被引量:1
5
吴丽华.
高粱新品种[J]
.新农业,2007(1):49-49.
6
郑弘波.
高粱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新农村(黑龙江),2014(10):146-146.
7
王江红,闫鸿艳,马英慧,周紫阳,李光华,马忠良.
食用优质米高粱杂交种吉杂305号选育[J]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3):134-134.
被引量:3
8
朱以平,张翼祥,杨光.
寒地无公害食用高粱地膜覆盖栽培技术[J]
.农业环境与发展,2005,22(2):16-16.
9
贾殿春.
高粱高产种植技术[J]
.吉林农业(下半月),2017(2):94-94.
被引量:2
10
孙显忠.
高粱新品种——冀粱二号[J]
.农民致富之友,1996(2):6-6.
种子
2016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