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县域内教师交流的机制梗阻与政策重建 被引量: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教师交流是均衡配置县域师资的有效举措。但现实中普遍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政策设计,忽视政策对象的客观现实和主体意愿;依照"道德绑架"的方式进行政策宣传,忽略目标群体的政策认同和动力激发;选择"一刀切"的方式进行政策推行,缺乏针对性的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导致教师交流政策出现"机制梗阻"。为了使政策能够"精准落地""效果最优"和"持续稳定",教师交流政策应具有激励相容效应,内化为全体教师认可的职业约束并且形成公平的全员轮换机制。为此,政府应全面分析政策实施的客观条件、政策成本和主体意愿,构建基于主体损益和决策逻辑的"补偿+奖励"的激励机制,分类分步分层设计县域推进教师全员交流轮岗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出处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7-102,共6页 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
基金 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县域内教师交流的激励相容与约束均衡机制研究"(项目编号:CFA140140)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张源源/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吉林长春130024) 刘善槐/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吉林长春130024)。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3

共引文献375

同被引文献280

引证文献27

二级引证文献12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