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干料饲喂与湿料饲喂对新丹系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为了研究干料与湿料两种不同饲喂方法对新丹系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特开展了本项研究。结果显示,干料饲喂组和湿料饲喂组2组料肉比、每kg增重饲料成本相差不大,但湿料饲喂组头均增重、头均日增重、日采食量、腹泻率等方面均好于干料饲喂组,说明湿料饲喂新丹系保育猪的饲喂效果要优于干料饲喂。
作者
钟澜
钟正祥
朱隆举
机构地区
韶关市畜牧研究所
广州傲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韶关市龙凤胎畜牧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第8期221-222,共2页
基金
2012年度韶关市科技计划创新基金项目(2012CX/35)
关键词
新丹系保育猪
饲喂方法
生长性能
饲养试验
分类号
S828 [农业科学—畜牧学]
作者简介
钟澜(1978-),女,本科,高级畜牧师,从事畜牧生产管理与科技推广工作。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41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4
1
谢水华,陈文芳,陈瑶生,李颂潮,刘小红.
引进丹麦种猪生产性能与适应性的初步研究[J]
.中国畜牧杂志,2013,49(12):57-61.
被引量:16
2
胡成波,徐广鹤,王冼清.
饲喂干湿料与干粉料对猪生长肥育性能的影响[J]
.养猪,2011(1):37-38.
被引量:8
3
王汉夫,武书庚.
华南地区干、湿料两种不同饲喂方法对肉猪生产性能的影响[J]
.饲料工业,2008,29(21):29-30.
被引量:14
4
邱发霞,殷炳强.
浅谈水在养猪业中的作用[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3,29(2):77-77.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于连源,李俊才,孙功臣,毕向阳.
关于引进丹麦种猪生产性能与适应性的观察初报[J]
.养猪,2005(2):24-24.
被引量:8
2
蒋思文,吴桢方,熊远著.
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鉴别猪的氟烷基因型[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5,14(5):473-476.
被引量:21
3
张昊,于桂阳,陈铁桥.
母猪肢蹄病的研究进展[J]
.中国兽医杂志,2005,41(7):58-59.
被引量:7
4
梅书棋,宋忠旭,彭先文,李良华,孙华,程妮,华升.
引进美系大白猪的适应性研究与生产性能测定[J]
.湖北农业科学,2007,46(4):598-600.
被引量:10
5
Pig Research Centre, Danish Agriculture & Food Council. Pig Re- search Centre Annual Report 2011[R]. Lay out and print: Richard Larsen & J0nsson Grafisk ApS, 2012:11-13.
6
王家圣,潘晚平,赵自力,吴巨标,万熙卿.
丹麦长白猪在江汉平原饲养观察[J]
.中国畜牧杂志,1998,34(5):34-35.
被引量:1
7
付建勇.
丹麦现代养猪业考察报告[J]
.四川畜牧兽医,2010,37(11):10-12.
被引量:2
8
徐朵燕.
新引进美系杜洛克种猪的生产性能测定[J]
.浙江畜牧兽医,2012,37(4):31-32.
被引量:5
9
陈铁桥,戚咸理,向建洲.
母猪肢蹄病的调查研究[J]
.湖南畜牧兽医,2000(4):29-30.
被引量:9
10
金中长,张波,丛永祥,张家富,冯国君,解超群,梁富山,刘文国.
加系长白猪引种饲养的效果观察[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00(9):14-14.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33
1
武书庚,张海军,齐广海.
排泄物除臭的饲料营养调控技术[J]
.中国畜牧杂志,2011,47(16):51-54.
被引量:4
2
刘瑞生.
营养调控措施缓解夏季猪热应激研究进展[J]
.养猪,2014(3):11-16.
被引量:2
3
布登付,郑中华.
益生菌发酵湿料对肥育猪生长性能及腹泻率的影响[J]
.养猪,2014(6):47-48.
被引量:6
4
杜俊成,杨莎,刘宏兰,李建,James Saunders.
英系曾祖代原种猪在湖北地区的适应性观察[J]
.畜牧与兽医,2015,47(5):71-73.
5
单达聪,王四新,刘辉,季海峰.
3种料型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J]
.饲料研究,2015,38(10):1-3.
被引量:5
6
赵剑洲,谢水华.
丹系长白猪在华南地区生长性能与繁殖性能的初步观察[J]
.养猪,2016(1):41-43.
被引量:8
7
陈军,何志平,雷云峰,杨跃奎,陈晓晖,杨雪梅,龚建军.
“湿帘-风机”系统自动控制技术对妊娠猪舍内温度影响研究[J]
.养猪,2016(3):75-77.
8
孙华,宋忠旭,董斌科,雷彬,彭先文,梅书棋.
不同饲喂方式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及经济效益分析[J]
.养猪,2016(6):55-56.
被引量:4
9
庄鲁,李杰,贺禄华,段玄督,陈善华,袁金锋.
新丹系长白和大白种猪采食习性和生长性能研究[J]
.养猪,2016(6):73-75.
被引量:4
10
韩伟,刘倩,李晓敏,张晓琳.
袋式固态发酵法生产饲用棉粕的初步研究[J]
.粮油食品科技,2017,25(1):70-73.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41
1
唐仁勇,陈代文,张克英,余冰,郭秀兰.
饲料的不同形态与状态对早期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J]
.中国畜牧杂志,2007,43(3):55-58.
被引量:17
2
于德强,关乃鹏.
浅谈仔猪断奶期间的应激症状及预防措施[J]
.畜禽业,2008,19(9):37-38.
被引量:1
3
王汉夫,武书庚.
华南地区干、湿料两种不同饲喂方法对肉猪生产性能的影响[J]
.饲料工业,2008,29(21):29-30.
被引量:14
4
周芬,冯培刚,张莉莉,王恬.
断奶日龄对仔猪生产性能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J]
.畜牧与兽医,2009,41(6):27-29.
被引量:18
5
袁中彪,李俊波,龙际飞,吕武兴,杨飞来,郭广伦,潘朝阳.
不同饲喂方式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以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J]
.养猪,2010(1):13-14.
被引量:3
6
张绍峰,严小东,钟溪德,严雪瑜.
饲料湿喂与干喂对断奶仔猪饲养效果比较[J]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8):32-33.
被引量:4
7
胡成波,徐广鹤,王冼清.
饲喂干湿料与干粉料对猪生长肥育性能的影响[J]
.养猪,2011(1):37-38.
被引量:8
8
陈安国,罗友生,周云富.
猪用自动干湿饲喂器应用效果的研究[J]
.养猪,1999(3):26-27.
被引量:7
9
邱发霞,殷炳强.
浅谈水在养猪业中的作用[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3,29(2):77-77.
被引量:3
10
黄瑞森,邹平.
干湿喂料器设计与应用效果初探[J]
.广东农机,2001(1):10-11.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7
1
孙华,宋忠旭,董斌科,雷彬,彭先文,梅书棋.
不同饲喂方式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及经济效益分析[J]
.养猪,2016(6):55-56.
被引量:4
2
王洪芳,穆春雨,王春明,王俊萍,丁兆忠,吴垠,杜超.
颗粒料不同饲喂模式对保育猪生长性能及健康状况的影响[J]
.当代畜牧,2018,47(9):18-19.
被引量:2
3
王旭莉,凌宝明,张冠群,黄海源,阚博文.
干料和湿料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J]
.养猪,2020(2):21-22.
被引量:4
4
王开云,高彦玉,边峰,罗土玉,钟伟朝,周昆乐,邓事特,邓华胜.
一种仔猪智能饲喂器的研制与试验[J]
.现代农业装备,2022,43(6):66-70.
被引量:2
5
吴松树.
液态与固态饲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的影响[J]
.现代畜牧科技,2022(11):49-51.
被引量:1
6
孙华,李太安,彭先文,吴俊静,李良华,张宇,李梓芃,宋忠旭,梅书棋.
智能饲喂设施相关参数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研究[J]
.现代畜牧科技,2023(12):44-47.
被引量:2
7
杨静,樊斌,嵇宇,郗晓龙,吴雪儿,聂存喜,屈勇刚.
不同饲喂方式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健康状况的影响[J]
.现代畜牧兽医,2024(7):24-2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耿玮,钟日开,罗土玉.
精准猪用饲喂器下料机构的介绍[J]
.现代农业装备,2018,39(5):38-40.
被引量:1
2
郭永清,赵宇飞,张小宇.
不同饲养方式及密度对猪生长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J]
.饲料研究,2019,42(8):120-123.
被引量:7
3
王书娟,迟瑞宾.
颗粒料和粉状料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J]
.饲料博览,2020(10):91-91.
被引量:2
4
高德宝.
“以赛促学”推进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探究[J]
.兽医导刊,2021(20):255-256.
5
黄瑞林,丁婧,冯泽猛,印遇龙.
生猪动态营养需求研究现状及发展路径探讨[J]
.动物营养学报,2022,34(10):6132-6145.
被引量:7
6
王开云,高彦玉,边峰,罗土玉,钟伟朝,周昆乐,邓事特,邓华胜.
一种仔猪智能饲喂器的研制与试验[J]
.现代农业装备,2022,43(6):66-70.
被引量:2
7
高彦玉,钟日开,王开云,周洪.
生猪养殖机械装备发展与建议[J]
.现代农业装备,2023,44(4):71-75.
被引量:1
8
黄玉玲,张凯,杨卫平,徐云波,冷超群.
一种智能饲喂用隔膜阀的研制[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23(20):47-51.
被引量:1
9
孙华,李太安,彭先文,吴俊静,李良华,张宇,李梓芃,宋忠旭,梅书棋.
智能饲喂设施相关参数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研究[J]
.现代畜牧科技,2023(12):44-47.
被引量:2
10
谭红,俞苏.
保育猪的特征及规模化养殖技术优化措施探究[J]
.甘肃畜牧兽医,2024,54(2):109-113.
1
钟澜,朱隆举.
新丹系与新美系三元杂交商品猪对比试验[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33(3):57-57.
被引量:2
2
许华伟,晋德普,李凯,张书明,郭玉强.
新丹系母猪的饲养管理与产仔数的关系[J]
.猪业科学,2016,33(2):126-127.
被引量:1
3
李杰,夏玉东,李代林,乔春生,陈善华,龚瑞,贺禄华.
新丹系种猪饲料转化率性能测定分析[J]
.养猪,2015(6):33-35.
被引量:1
4
李姣,王佳禹,李欣欣,吕轩,姚立,石挺,李文平.
新丹系大约克后备母猪配种期背膘厚与头胎产仔性能的关系[J]
.经济动物学报,2016,20(3):168-170.
被引量:5
5
李文明,唐凡.
不同胎次、不同首配日龄对新丹系大白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J]
.猪业科学,2017,34(3):112-114.
被引量:9
6
谢光明,钟澜.
气温对新丹系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J]
.甘肃畜牧兽医,2017,47(2):54-56.
被引量:2
7
吴明超.
新丹系长白、大白猪选育研究进展[J]
.养殖与饲料,2004(10):16-17.
被引量:2
8
潘锦平,侯永清,龚林琴,诸平,陆连华.
新丹系长白种猪杂交生产性能测定[J]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5(3):34-34.
被引量:1
9
邓振强,张育乔.
新旧丹系及其品系杂长白种猪生产性能的比较观察[J]
.当代畜牧,2004,33(11):23-23.
被引量:3
10
顾炯.
新丹系长白种猪的引种选育与开发利用[J]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2(4):24-24.
被引量:1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