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明清北方运河地区城市化途径与城市形态探析:以济宁为个案的研究 被引量:1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济宁城在明代以前大多是一个传统的县级治所,但其获得经济上的重要性却是在明清时期。与基于本区域内自下而上商品化生产增长和市场扩张、上升的江南不同,包括济宁在内的北方运河地区的经济商品化及人口变动主要源自交通条件的提高所带来的跨区域贸易。这种受到国家政策左右的"植入型"城市化道路对其城市形态、性质及其所在区域的市场体系、经济结构产生了决定性的规范作用。济宁的例证表明,北方运河城市具有与江南城市相似的经济、人口和社会构成上的城市性,并在区域生产和交换上发挥着中心作用;但与江南不同,对以运河为载体的跨区域运输、贸易的过度依赖,导致了城市经济、区域市场体系的不完整性和脆弱性,这从根本上说是由明清王朝的政治体制和战略部署所决定的。
作者 孙竞昊
出处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5-174,共30页 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ical Studies
基金 浙江大学七七学长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 孙竞昊,1964年生,浙江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所教授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5

  • 1王云.近十年来京杭运河史研究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3(6):12-21. 被引量:19
  • 2胡梦飞.近十年来国内明清运河及漕运史研究综述(2003-2012)[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73-80. 被引量:7
  • 3Max Weber, The City,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Don Martindale and Gertrud Neuwirth, Glencoe: Free Press, 1958, pp. 83 -84.
  • 4Paul M. Hohenberg and Lynn Hollen Lees, The Making of Urban Europe, 1000 - 1950,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p. 2.
  • 5David Harvey, The Urban Experience, Baltimor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9, p. 6.
  • 6清·徐宗干修,卢朝安续修,许瀚纂:道光《济宁直隶州志》卷一之三《大事志》,成丰九年刻本第3页.
  • 7《明朝前期济宁崛起的历史背景和区域环境述略》,《明史研究论丛》第10辑,北京,故宫出版社,2012年,第83-86页.
  • 8《明史》卷七九《食货志三》,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第1915一1924页.
  • 9李文治 江太新.《清代漕运》[M].,.第457页.
  • 10Jane Kate Leonard, Controlling from Afar: the Daoguang Emperor's Management of the Grand Canal Crisis, 1824 -1826, Ann Arbor: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96, pp. 102 - 103.

二级参考文献212

共引文献272

同被引文献449

引证文献18

二级引证文献4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