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随着电影产业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新可能、新问题、新现象不断涌现。这其中,以更年轻一代的创作群体崛起和主流电影观众平均年龄的持续下降为中国电影发展带来的可能变化尤为值得关注。作为中国电影"新力量"的青年群体,及其所携带的某种文化特质与美学趣味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丰富着中国电影的风格样式。本文讨论在"互联网+电影"语境下,传统意义上"抵抗性"和"风格化"的青年亚文化如何以一种协商的方式进入并部分地影响了当下中国电影的产业与文化生态,进而成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多元格局中的重要力量。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以"后喻电影"观念对这一美学和文化现象进行提炼与把握。
出处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18,共5页
Contemporary Cinema
基金
上海哲学规划课题"‘互联网+’语境下华语电影产业融合研究"(项目编号:2015EWY003)
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
上海大学电影学高峰学科项目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齐伟,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讲师,20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