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青海佛教文化与多民族民间信仰间的互动与共融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历史上佛教文化的传播对青海多民族民间信仰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在占据部分民间信仰空间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改变着民间信仰的部分形式与内容。与此同时,青海多民族民间信仰富有坚韧和旺盛生命力、包容性,外表看似散沙其实质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和选择性,选择性供奉一些佛道神灵,或吸收简化一些仪轨加以运用,丰富了内容和内涵。
作者
鄂崇荣
机构地区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
出处
《青藏高原论坛》
2016年第3期90-94,共5页
关键词
民间信仰
佛教
互动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B933 [哲学宗教—宗教学]
作者简介
鄂崇荣(1975-),男,土族,青海民和人,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宗教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主要从事宗教人类学、青藏高原文化域外传播研究。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3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14
1
(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晋西平释昙霍(卷10)[M].北京:中华书局,1992:375.
2
(梁)释慧皎撰.沩用彤校注.汤一玄整理.高僧传.释慧览传(卷11)[M].北京:中华书局,1992:418.
3
(后晋)刘昀等撰.旧唐书.则天皇后纪(卷6)[M].北京:中华书局,1975:121.
4
秦永章.
唃厮啰政权中的政教合一制统治[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1):81-86.
被引量:4
5
(宋)汪藻.青唐录[A].青海省民委少数民族古籍整理规划办公室.青海地方旧志五种[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10.
6
祝启源.嘀斯啰--宋代藏族政权[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270-272.
7
土观.罗桑却吉尼玛著.土观宗派源流[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233..
8
[清]龚景瀚编,李本源校.循化志(卷四.族寨工屯)[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1:138.
9
[清]杨应琚幕修,李文实校勘.西宁府新志(卷十五.祠祀)[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385.
10
《西宁府新志》卷十五、卷三十六.
二级参考文献
8
1
张海云,宗喀.漾正冈布.
神圣和世俗间的信仰之旅——青海贵德汉族信仰习俗研究[J]
.青海社会科学,2006(5):134-138.
被引量:1
2
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3
贵德县文物管理所1998年6月所立的河西文昌宫简介牌.
4
海南州宗教局2006年工作总结材料.
5
2007年8月12日河西文昌庙会计秦国元的访谈记录.
6
2007年8月11日上卡岗文昌庙的庙管牛应环的访谈记录.
7
海南地区的民间传说.
8
李蔚,汤开建.
论唃厮啰政权兴起的原因及其历史作用[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0(4):8-20.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10
1
魏贤玲,洲塔.
唃厮啰及其政权考述[J]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16(4):94-102.
被引量:5
2
马宁.
中国西北民间信仰研究综述[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28-37.
被引量:9
3
李少波.
青海世居少数民族中的道教神祗崇拜现象[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2):135-137.
被引量:1
4
白安良.
文化互动与宗教认同——周屯民族文化多样性考察[J]
.贵州民族研究,2013,33(6):202-205.
被引量:3
5
贺喜焱.
青海民俗学历史回顾[J]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25(2):38-42.
被引量:1
6
鄂崇荣.
青海道教与多元宗教文化互动研究[J]
.青藏高原论坛,2017,5(4):102-107.
被引量:1
7
陈华伟.
呼伦贝尔地区藏传佛教本土化与边疆社会[J]
.西部蒙古论坛,2023(3):93-106.
8
施兰英,汤隆皓,李曼,孙凤,汤惠生.
青海乐都北山石窟调查简报[J]
.考古与文物,2024(10):54-61.
9
巴依尔彩次克.
《拉布江巴咱雅班第达传——月光》汉译问题研究[J]
.西部蒙古论坛,2015(4):57-63.
10
张向耀.
宋代藏族政权唃厮啰研究综述(1980-2015)[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3):39-41.
同被引文献
38
1
李星星.
论“民族走廊”及“二纵三横”的格局[J]
.中华文化论坛,2005(3):124-130.
被引量:95
2
李绍明.
费孝通论藏彝走廊[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7(1):1-6.
被引量:55
3
徐静,陈桂华,尹晓丽,邵素云,周静.
心力衰竭患者自理行为与心衰知识水平关系探讨[J]
.实用全科医学,2007,5(3):209-210.
被引量:13
4
苑翠珍,范中.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干预进展[J]
.现代护理(上旬版),2007,13(8):2154-2155.
被引量:8
5
徐静,陈桂华,邵素云,尹晓丽,周静.
心力衰竭患者心衰自理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10):1020-1023.
被引量:10
6
石硕.
关于认识藏彝走廊的三个角度与研究思路[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6):29-34.
被引量:16
7
邵欣,李峥,蔡虻,刘庚.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J]
.护理管理杂志,2010,10(3):164-166.
被引量:38
8
高志英,熊胜祥.
藏彝走廊西部边缘多元宗教互动与宗教文化变迁研究[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12(6):157-160.
被引量:6
9
牟钟鉴.
民族宗教学的创立[J]
.世界宗教文化,2010(6):1-7.
被引量:10
10
张志刚.
当代中国宗教关系研究刍议——基于国内外研讨现状的理论与政策探讨[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8(2):33-41.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3
1
邵馨禾.
从经济视角看土族文化传承[J]
.中国民族博览,2016,0(11):76-77.
被引量:1
2
杜苗,史元功,裴志伟,丁海全,彭幼清.
青海省不同民族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10):1149-1154.
被引量:10
3
张秋梅.
藏彝走廊多元宗教互动关系研究及其意义[J]
.宗教学研究,2020(3):199-20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张盼盼,黄英茹,赵宁宁.
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效能管理能力的多因素分析[J]
.四川解剖学杂志,2020,0(1):37-38.
被引量:1
2
万春华,彭幼清,陈静,马晓燕,杨洁,金园园,李涤凡,潘静.
内蒙古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29):3761-3764.
被引量:12
3
阙静,于漫.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与自我效能的关系研究[J]
.临床研究,2020,28(4):182-184.
被引量:7
4
徐长菊,张卓.
新时代土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探究——以土族社会历史文化的复杂性为基础[J]
.青海民族研究,2020,31(2):103-107.
被引量:2
5
俞徐菊,彭幼清.
基于德尔菲法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需求问卷的构建[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29):4012-4016.
被引量:16
6
狄宁宁,崔振川,孙云静,申恂,崔江漫.
丹参酮Ⅱ_(A)磺酸钠联合卡维地洛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影响[J]
.中国药业,2021,30(5):51-54.
被引量:7
7
赵立新,谢长清.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的研究进展[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27(24):3221-3225.
被引量:8
8
任珊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因素[J]
.河南医学研究,2021,30(31):5835-5838.
被引量:5
9
张甜,马大威.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临床医学工程,2022,29(2):285-286.
被引量:1
10
王金艳,王丽娜.
甲状腺癌患者应对方式与自我管理效能研究[J]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2,44(5):881-883.
1
王战牛.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与哲学教学改革[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17(1):3-6.
被引量:1
2
孙大爽.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精神[J]
.辽宁警专学报,2004,6(5):9-10.
3
张影舒.
国家与社会在信仰空间的互动——以城隍研究为中心[J]
.黑河学刊,2013(2):190-190.
4
王伟凯.
论传统的结构[J]
.广西社会科学,2006(5):24-26.
被引量:1
5
方百寿.
论民间信仰的世俗化[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7(2):28-32.
6
董运娜,任义国.
关公故里关公信仰的地方性阐释[J]
.沧桑,2012(3):105-107.
7
向学.
与时俱进是佛教的特质与品格[J]
.中国宗教,2004(7):16-17.
8
魏仁兴,朱宝荣.
技术创新的域、势、能[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3):88-91.
被引量:3
9
于炳贵,秦彦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哲学创新[J]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6(1):5-8.
被引量:1
10
李向平.
公民基督徒与基督教的中国化问题[J]
.文化纵横,2014(4):104-109.
被引量:1
青藏高原论坛
201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