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与前期明快的自然书写和敏锐的社会观察不同,1850年代以后,梭罗的作品更多转向田野调查和动植物研究。这类写作在一些批评家看来无非是数据的罗列,单调乏味,表明"作家创作力的衰退"。本文尝试从科学及浪漫主义的源流入手,以华兹华斯、雪莱以及梭罗本人的作品为例,揭示在19世纪后期严密的科学体系尚未建立之前,确实存在着一种与"真正的"科学不尽相同的"浪漫的"科学。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梭罗孜孜不倦地进行科学研究和著述,另一方面,他又对科学的局限性保持着清醒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梭罗后期写作的转向不仅拓展了文学的疆域,也展示出其思想的深刻性与现代性。
出处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5-92,共18页
Foreign Literature Review
基金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二期项目”(2014090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杨靖,男,1969年生,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19世纪中期美国文学。近期发表的论文有《“疾病的隐喻”:梭罗论健康与自然》(载《外国文学评论》2015年第1期)、《生活的艺术是放弃自我——评布兰卡·阿西克的(告别,对爱默生的一种解读)》(载《外国文学研究》2014年第3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