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饥饿游戏》的反乌托邦书写:从小说到电影 被引量: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饥饿游戏》这部作品中,小说作者柯林斯创作灵感来源于实际生活的真人秀比赛和与人类战争有关的报道,科学技术的空前发展,人类空虚寂寞的精神世界,娱乐至死的游戏心态,最终造成人性异化。乌托邦不再是人类向往和追求的天堂世界,而是对现代社会发展的讽刺,乌托邦也就此转换成了"反乌托邦"。
作者 盛娜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53-55,共3页 Movie Review
作者简介 盛娜,女,湖南长沙人,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新闻业务方向研究。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12

  • 1陈丽.《美妙的新世界》对乌托邦主题的解构作用[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23(6):81-85. 被引量:13
  • 2[美]拉塞尔·雅各比.不完美的图像:反乌托邦时代的乌托邦思想[M].姚建彬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2-3.
  • 3[俄]扎米亚京.我们[M].顾亚铃,等,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13.
  • 4[英]赫胥黎.美丽新世界[M].王波,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4-9.
  • 5[英]奥威尔.一九八四[M].孙仲旭,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 6[英]奥威尔.评扎米亚京的《我们》[J].东方,2003,(8).
  • 7薛君智.问归-苏联开禁作家五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142.
  • 8[英]奥威尔.动物农场[M].傅惟慈,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 9[俄]尤金.扎米亚金.我们[M].殷杲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5.
  • 10王晓颖.技术控制下的人性丧失——对《美丽新世界》的解读[J].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9(1):131-132.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6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