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水稻宽窄行栽培试验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水稻宽窄行栽培种植,达到防病,增加水稻有效分蘖,从而达到增加水稻单位面积产量的目的。
作者
赵霞
机构地区
柳河县农民科技教育中心
出处
《吉林农业》
2016年第7期72-72,共1页
AGRICULTURE OF JILIN
关键词
水稻
宽窄行
种植
产量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作者简介
赵霞,本科学历,柳河县农民科技教育中心,研究方向:农民以及农业技术培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6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46
1
徐礼和,孙雪原,季雅岚,涂德宝,许有尊.
水稻机插侧深施肥对产量及效益的影响[J]
.基层农技推广,2022(4):7-11.
被引量:4
2
张秀峰,陈温福,迟岳鑫,范淑秀,孟军.
水稻株型特征与产量构成关系的研究[J]
.垦殖与稻作,2005(3):16-19.
被引量:8
3
白朴,项雄,王元辉,陶开战.
超级稻的特征特性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J]
.种子,2006,25(4):98-101.
被引量:9
4
苏凤岩,闻大中,徐卿德,李维光,杨玉兰.
北方稻田生态系统研究 Ⅰ.稻萍结合系统的结构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1996,7(2):179-184.
被引量:6
5
周斌,丁金海,刘立中.
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6):119-121.
被引量:5
6
邵国军,程海涛,刘涛,吕文彦,张鉴,武翠.
弯穗型水稻籽粒充实程度的研究[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7,29(6):601-606.
被引量:7
7
郭守斌,帅国元,刘志贤.
水稻边际效应型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
.杂交水稻,2008,23(6):40-43.
被引量:11
8
李木英,石庆华,王涛,方慧铃,潘晓华,谭雪明.
种植密度对双季超级稻群体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
.杂交水稻,2009,24(2):72-77.
被引量:46
9
王伯伦,王术,白恩波,金英孝.
水稻大垄双行稀植栽培[J]
.新农业,1998(2):12-13.
被引量:5
10
朱普平,陈留根,盛婧,薛新红.
秧龄与宽窄行移栽对单季晚粳常优1号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216-7217.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4
1
朱德泉,储婷婷,武立权,张顺,何海兵,张俊.
宽窄行配置对机插中晚稻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18,34(18):102-112.
被引量:16
2
陈盈,张满利,于广星,宫殿凯,刘宪平,代贵金.
比空栽培下不同栽插密度对水稻产量及穗部性状的影响[J]
.中国稻米,2019,25(5):62-65.
被引量:4
3
张振宇.
水稻宽窄行机插同步侧深施肥试验效果与分析[J]
.现代农机,2023(3):84-86.
被引量:2
4
钟钢.
水稻宽窄行与均匀行栽培模式对比试验研究[J]
.农业科技与装备,2024(3):3-4.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徐亚丹,诸杨华,薛向磊,王磊,孙良,俞高红.
再生稻空间直取大偏移轮系宽窄行分插机构设计与试验[J]
.农业机械学报,2022,53(9):83-90.
被引量:7
2
张昊,林涛,尔晨,崔建平,郭仁松,汤秋香.
配置模式对南疆机采棉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J]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18,41(5):307-313.
被引量:17
3
才硕,时红,潘晓华,徐涛,谢亨旺,刘方平,曹娜.
绿肥与稻草联合还田对机插双季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9,41(4):631-640.
被引量:9
4
吴晨阳,周兵,吕和平,吴小文,潘志军,宫传英,张晓红,尹玲,何海兵.
高温与寡照阴雨复合灾害性天气对沿江平原晚稻生产的影响与启示[J]
.湖北农业科学,2019,58(21):30-34.
被引量:5
5
张桥,向开宏,孙永健,刘芳艳,武云霞,孙知白,郭长春,杨志远,马均.
育秧方式与插秧机具对水稻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9,37(6):762-770.
被引量:1
6
吕伟生,肖富良,张绍文,郑伟,黄天宝,肖小军,李亚贞,吴艳,韩德鹏,肖国滨,张学昆.
种肥播施方式对红壤旱地油菜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J]
.作物学报,2020,46(11):1790-1800.
被引量:12
7
聂勇,刘立新,管恩相,曾跃华,管锋,郭君.
深两优867作再生稻种植表现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20(9):244-246.
被引量:4
8
梁红芳,张斯梅,顾克军,吕冰,顾东祥,许博.
麦秸全量还田下水稻物质生产与分配对氮肥运筹的响应[J]
.西南农业学报,2020,33(9):1999-2006.
被引量:1
9
刘淼,梁正伟.
低氮高密增微肥对苏打盐碱地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土壤与作物,2021,10(3):245-255.
被引量:4
10
孙文峰,付天鹏,何跃,卢佳琪,常晋恺,王吉权.
水田带状复式整地机关键部件设计与试验[J]
.农业机械学报,2022,53(1):50-62.
被引量:12
1
孙丹.
浅谈提高水稻有效分蘖的途径和措施[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0(3):36-38.
被引量:9
2
滕世辉,杨化恩,李晓霞,刘士亮.
水稻旱育稀植综合高产栽培技术[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6):13863-13864.
3
李伟,崔洪云,白云.
提高水稻有效分蘖的主要措施[J]
.农民致富之友,2007(7):22-22.
被引量:4
4
杨寿山,刘汉华,辛贤凤,唐建洲.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J]
.农业与技术,2015,35(13):3-4.
被引量:2
5
孙延生.
提高水稻有效分蘖的主要措施[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5(5):10-10.
6
熊飞.
如何增加水稻有效分蘖?[J]
.科学种养,2011(8):13-14.
被引量:1
7
邱绍洪.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J]
.农业与技术,2015,35(12):27-27.
被引量:2
8
韩贵斌.
提高水稻有效分蘖的主要措施[J]
.农民致富之友,2008(12):22-22.
9
李会杰.
影响水稻分蘖的因素及增加水稻有效分蘖的措施[J]
.现代农村科技,2013(20):12-12.
被引量:2
10
邹武龙,黄涛,王建军.
0.03%S-诱抗素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研究[J]
.中国农业信息,2016,28(15):135-136.
被引量:4
吉林农业
2016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