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伦理规范是人类生活得以顺利进行、人类社会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中国社会自古强调人伦规范。弑师惨剧突破了社会道德底线,是人伦失范的结果。人伦失范的历史与现实根源是急功近利的社会心理和转型期社会种种矛盾与相应建设的滞后。在人伦关系嬗变、人伦价值失落的社会背景下,青少年学生往往直接承受着人伦失范的负面影响,并且普遍缺乏人伦规范的正面教育。同时,在师生伦理维度中,教师职业的神圣性被祛魅、人伦形象被矮化,也是弑师惨剧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防范弑师惨剧的重演,就必须摒弃急功近利的社会心理,重塑新型师生人伦理念。
出处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共8页
Journal of Chinese Youth Social Science
作者简介
刘宏森,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青年学报》主编,副教授,主要研究青少年问题、社会文化批评、思维科学、文艺美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