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讨论胃肠道外间质瘤的影像诊断在临床上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胃肠道外间质瘤患者共计31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且经过临床病理实验室检查确诊,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MRI与多层螺旋CT检查,术后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经术后病理证实,31例患者胃肠道外间质瘤共计32处(1例患者存在两处病灶),9处位于盆腔、6处位于左肾上腺区、8例位于腹膜后、9例位于腹腔,MRI检查病灶检出31处,检出率为96.88%,7处位于盆腔、5处位于左肾上腺区、9例位于腹膜后、10例位于腹腔,30处诊断为胃肠道外间质瘤,比例为93.75%,1处诊断为恶性肿瘤,无误诊病例;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共检出29处病灶,检出率为90.63%,9处位于盆腔、6处位于左肾上腺区、6处位于腹膜后、9处位于腹腔,25处诊断为胃肠道外间质瘤,4处仅诊出为恶性肿瘤,3处误诊,误诊率为9.34%,MRI检出率高于CT。结论 MRI检查可以较为准确筛查出胃肠道外间质瘤,CT检查在肿瘤定位中具有明显优势。
出处
《社区医学杂志》
2016年第6期68-69,共2页
Journal Of Community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