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不同林龄红松优树结实的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采用"三株大树法"在本溪县草河口地区5个不同林龄红松人工林中分别选择10株优树,并调查了优树个体结实量、胸径和树高等生长指标,对3年结实量的遗传增益计算的结果表明,不同林龄优树结实量的平均遗传增益为16.54%~30.46%,选择优树穗材作为繁殖材料营建红松结实高产无性系果林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作者
郑颖
机构地区
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林业科技》
2016年第2期44-45,共2页
Forestry Science & Technology
关键词
红松
优树
结实量
经济效益
分类号
S791.24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89.5 [农业科学—林学]
作者简介
郑颖(1987-),林业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培育研究。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5
参考文献
6
1
贾斌,尹晓芬,蒋德明.
松籽仁:小产品有着大市场[J]
.中国林业产业,2012(1):142-144.
被引量:5
2
张利民,王行轩,王敏,张景根,焦宏.
红松种子园无性系结实量与生长因子灰色关联分析[J]
.辽宁林业科技,1998(1):17-20.
被引量:8
3
刘清田,陈红伟,张志良,辛振娟.
红松果材兼用林结实量影响因素的定量研究[J]
.辽宁林业科技,2005(1):23-24.
被引量:11
4
阎立海,王晓英.红松结实规律及其变化原因剖析[J].林业勘察设计,2003(2) :54-55.
5
尚福强,王行轩,张利民,宫研,林海.
不同林龄红松人工林优树的结实性研究[J]
.林业实用技术,2013(9):24-26.
被引量:6
6
王行轩,张利民,王忠利,宋德利,姬少玲,李庆,张景根.
红松种子产业经济潜能及发展中的关键因素[J]
.辽宁林业科技,2006(3):30-32.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高正平,李睿.
通货膨胀、公共财政与城乡统筹发展[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24(6):22-27.
被引量:2
2
刘伟,蔡志洲.
宏观调控状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24(7):5-12.
被引量:7
3
张颖,李鹏恒.
绿色GDP的森林核算内容、方法与发展趋势[J]
.绿色中国(理论版),2004(07M):18-20.
被引量:7
4
李欣红.
WTO规则对我国出口食品安全的影响与对策[J]
.农村经济,2004(9):59-61.
被引量:13
5
戴玉才,张然.
从国际比较看中国非公有制林业发展[J]
.绿色中国(理论版),2004(09M):34-37.
被引量:3
6
王行轩,张安,王伟,徐德芹.
红松结实高产无性系的初步选择[J]
.辽宁林业科技,1993(5):21-25.
被引量:9
7
刘清田,陈红伟,张志良,辛振娟.
红松果材兼用林结实量影响因素的定量研究[J]
.辽宁林业科技,2005(1):23-24.
被引量:11
8
王行轩,张利民,王忠利,宋德利,姬少玲,李庆,张景根.
红松种子产业经济潜能及发展中的关键因素[J]
.辽宁林业科技,2006(3):30-32.
被引量:11
9
郎奎健 唐守正.IBMPC系列程序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
10
保罗·萨尔缪森.宏观经济学[M].华夏出版社.1999.
共引文献
33
1
刘建华.
红松果林经营技术与产业发展前景预测[J]
.吉林林业科技,2008,37(6):26-31.
被引量:7
2
崔宝禄,杨俊明,郑辉,杨敏生.
我国针叶树种子园结实量的研究进展[J]
.河北林果研究,2005,20(2):120-123.
被引量:15
3
丁宏,金永焕,崔建国,于文杰,赵莹.
浅析红松人工果材林生长和结实的外部影响因素[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23(3):137-141.
被引量:5
4
孟广仁,穆喜东,吕勤,谭希彬.
红松无性系种子园结实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辽宁林业科技,2010(3):25-27.
被引量:2
5
孟广仁,魏远峰.
红松种子园结实的多年份调查及影响因子分析[J]
.林业科技开发,2010,24(4):54-57.
被引量:7
6
陈树华,张德平,王小萍.
依兰林场不同林分结构下培育红松果材兼用林初探[J]
.科技信息,2011(2):388-389.
7
马明军,李森远,刘维东,兰玉波,祝业平.
红松果材兼用林保留株数与结实量调查[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25(3):19-19.
被引量:3
8
尚福强,崔建国,王行轩,张利民.
不同产地红松的早期生长表现与初步选择[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2,40(8):7-9.
被引量:7
9
谢小魁,苏东凯.
“十二五”期间露水河林业局东升林场商品林合理年伐量测算[J]
.林业资源管理,2013(2):136-140.
被引量:1
10
尚福强,王行轩,张利民,林海,宫研.
不同产地红松生长性状地理变异规律的研究[J]
.辽宁林业科技,2013(4):9-11.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17
1
王树力,葛剑平,徐继成,刘焕林,王钧伟.
小兴安岭杨桦林下红松种群天然更新的格局与过程[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3,21(5):7-13.
被引量:9
2
陶大立,赵大昌,赵士洞,郝占庆.
红松天然更新对动物的依赖性──一个排除动物影响的球果发芽实验[J]
.生物多样性,1995,3(3):131-133.
被引量:28
3
于金莹,亢新刚.
林隙影响天然林更新研究进展[J]
.森林工程,2005,21(5):1-4.
被引量:8
4
王树力,武敬辉,史永纯.
红松种群天然更新及幼年生长与林分结构关系的研究[J]
.吉林林学院学报,1998,14(1):6-10.
被引量:13
5
金鑫,胡万良,丁磊,亢新刚,赵浩彦.
遮阴对红松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37(9):12-13.
被引量:34
6
金光泽,杨桂燕,马建章,李兰军,徐正刚,赵雪,洪美静.
松果采摘对小兴安岭主要林型红松土壤种子库和幼苗库的影响[J]
.自然资源学报,2010,25(11):1845-1854.
被引量:9
7
冯志忠,刘云洲,宋海玉,郝志杰.
阔叶红松林择伐强度及更新技术的研究[J]
.森林工程,2001,17(2):1-2.
被引量:3
8
徐振邦,代力民,陈吉泉,王战,戴洪才,李昕.
长白山红松阔叶混交林森林天然更新条件的研究[J]
.生态学报,2001,21(9):1413-1420.
被引量:112
9
鲁长虎,刘伯文,吴建平.
阔叶红松林中星鸦和松鼠对红松种子的取食和传播[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1,29(5):96-98.
被引量:20
10
梁士楚,李久林,程仕泽.
贵州青岩油杉种群年龄结构和动态的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2002,13(1):21-26.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1
1
王琴香,沈海龙,和春庭,Nguyen Thanh Tuan.
红松人工林和相邻次生林林下红松天然更新种群格局分析[J]
.森林工程,2018,34(2):16-20.
被引量:15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程中倩,吴水荣,刘世荣.
我国森林天然更新及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现状与展望[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8(10):71-76.
被引量:8
2
吴联杯,施晓春,邹丽娜,刘丹萍,李剑飞,郑德祥.
安溪云中山南岭栲径级结构与种间关联性研究[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8,38(5):116-123.
被引量:7
3
郭滨德,王晓春,张远东.
阈值温度和积温对川西高原林线岷江冷杉径向生长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19,39(3):895-904.
被引量:10
4
齐雅静,姜兴龙,李向飞,牟亚男,宁心哲,景璐,常金财.
南木人工红松林种子及天然更新情况调查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9(7):115-116.
5
尹惠妍,张志伟,苏卫静,杨光.
八一镇湿地公园林分空间结构分析[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9,34(3):149-153.
被引量:4
6
王新然,辛颖.
红松热解特性及动力学实验研究[J]
.消防科学与技术,2019,38(7):928-932.
被引量:11
7
崔崧,刘延滨,黄金龙,王承义.
小兴安岭采伐迹地天然更新白桦混交林建群种碳汇特征[J]
.林业科技,2019,44(5):18-20.
被引量:2
8
马晓龙,程勇,代世红,周勇军,叶信初,杨彪.
四川黑竹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珙桐和光叶珙桐种群特征及生境适宜性评价[J]
.林业科技,2019,44(5):37-41.
被引量:5
9
刘宏伟,王国义,刘涛.
红松优良家系及优良单株配合选择[J]
.林业科技,2019,44(6):9-11.
被引量:4
10
刘斌,张参参,汪金松,李张敏,欧阳园丽,陈维,陈伏生,卜文圣.
江西九连山不同恢复模式林分的物种多样性特征[J]
.林业科学研究,2020,33(4):42-52.
被引量:8
1
李国升.
红松人工林结实丰产型优树选择技术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9):158-159.
2
张利民,王行轩,尚福强,焦宏.
红松人工林结实高产优树选择技术的研究[J]
.林业实用技术,2013(9):58-60.
被引量:6
3
王行轩,张安,王伟,徐德芹.
红松结实高产无性系的初步选择[J]
.辽宁林业科技,1993(5):21-25.
被引量:9
4
马阿滨,张海廷.
天然林坚果型红松优树选择方法及标准研究[J]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0,16(1):60-65.
被引量:6
5
尚福强,王行轩,张利民,宫研,林海.
不同林龄红松人工林优树的结实性研究[J]
.林业实用技术,2013(9):24-26.
被引量:6
6
田园.
移栽大树法[J]
.中国林业,2002(09A):38-38.
7
张海廷.
积极举荐坚果型红松优树[J]
.林业月报,1998(10):14-14.
8
黄贵田.
白城地区红松嫁接试验初获成功[J]
.吉林林业科技,1990,19(5):62-62.
9
张亚东,黄国伟,杜超群,全永寿,许业洲.
日本落叶松半同胞家系对比试验研究初报[J]
.湖北林业科技,2013,42(6):13-16.
被引量:1
10
郑维鹏.
福建绿竹优良种源及单丛选择试验[J]
.竹子研究汇刊,2005,24(1):32-36.
被引量:4
林业科技
201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