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心室重构是在机械、神经-体液及遗传因素共同参与下的复杂调控过程,是对心肌损伤的应答性反应。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坏死和心室负荷的增加,诱导心室发生重构,不仅涉及梗死中心区域,还包括梗死边缘区和非梗死区,不同区域对各种调控因子的应答不同,重构存在着异质性。随着心脏磁共振的发展,采用这种无创性影像学技术评估心肌梗死后心室形态学和功能学重构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就MRI对心肌梗死后不同区域的异质性重构进行综述。
出处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5-277,共3页
Radiologic Practice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60216)
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GJJ14065)
省自然基金项目(20142BAB205061)
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121BBG70040)
作者简介
喻思思(1989-),女,江西南昌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心血管影像诊断研究。
通讯作者:龚良庚,E—mail:gong111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