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采茶健身操在高校体育课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赣南采茶戏是民间传统艺术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客家方言艺术以及民俗文化的重要资料。健身操是一项极具韵律的健身项目.高校引入采茶健身操作为体育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不仅对大学生有一定的健身价值,而且拓宽了民俗传统文化,促进了采茶健身操的传承。本文正是对采茶健身操在高较体育课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以期对高校体育教学引入民族传统项目提供更多参考和依据。
作者
张波
机构地区
西昌学院体育学院
出处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5-186,共2页
Tea in Fujian
关键词
采茶
健身操
民俗文化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36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23
参考文献
4
1
于浩,任晓军.
关于中央民族大学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教学的初探[J]
.民族教育研究,2008,19(4):116-120.
被引量:4
2
佟立纯,张洋.
体育健心操的创编及应用效果的实验研究[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14(1):91-93.
被引量:4
3
流沙.在江西赣南形成的客家采茶戏[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
4
郭起华,钟俊昆.
30年来赣南采茶戏研究综述[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29(5):3-7.
被引量:29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徐协和.
赣南采茶戏表演特点初探[J]
.戏剧艺术,1988(4):148-151.
被引量:3
2
黄文华,陈宾茂.
独具特色的"三绝"——谈赣南民间舞中的三大表演技巧[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1):56-58.
被引量:13
3
卢致苑.
抓住人物个性 演活剧中角色——扮演《等情郎》“四姐”的体会[J]
.中国戏剧,2005(10):55-55.
被引量:1
4
赖丹.
赣南客家舞蹈艺术中“三绝”的审美意韵[J]
.江西社会科学,2005,25(11):133-136.
被引量:19
5
黄玉英.
与歌唱相结合的赣南客家民俗活动[J]
.江西社会科学,2005,25(12):143-146.
被引量:6
6
黄文华.
跳好赣南采茶舞的三个环节[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27(4):119-120.
被引量:4
7
蒋燮.
赣南客家采茶戏路腔曲牌《对花(II)》的音乐形态研究[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6,24(4):63-70.
被引量:17
8
张佩莺,钟海林.
对赣南采茶戏传承的思考[J]
.中国戏剧,2007(2):42-44.
被引量:13
9
赣州地区文化局、赣州地区戏曲志编辑部编.赣州地区戏曲志(内部资料).1991:108.
10
流沙.在江西赣南形成的客家采茶戏[M]//客家摇篮赣州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10.
共引文献
33
1
吴春红.
赣南传统采茶戏的艺术特点概括[J]
.戏剧之家,2013(11):58-58.
被引量:1
2
姜昊,张文婧.
浓浓乡土文化情 尽看今朝采茶戏[J]
.芒种,2012(19):190-191.
3
姜昊,张文婧.
江西采茶戏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与发展——以南昌采茶戏为例[J]
.大家,2012(12):390-390.
被引量:1
4
韩印华,邱晓桦,蔡卫清.
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文献综述[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8(4):96-99.
被引量:5
5
黄莺.
论赣南采茶舞的艺术风格和表演特征[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7):243-243.
被引量:12
6
张健.
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探析[J]
.内蒙古体育科技,2013,26(1):97-100.
被引量:1
7
王曙光.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4(2):153-153.
8
曾晓锋,曾冬梅,熊炜.
赣南采茶戏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可行性分析[J]
.学园,2015,0(24):132-133.
9
王文哲.
关于高校开展采茶健身操的可行性研究[J]
.福建茶叶,2016,38(3):381-382.
被引量:3
10
徐聪.
茶叶博物馆建设的可能性[J]
.福建茶叶,2016,38(7):108-10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6
1
余小平,李率文.
对民族健身舞如何在民族高校体育教育中推广的思考[J]
.当代体育科技,2011,1(5):87-88.
被引量:8
2
宋冬梅.
浅谈健身操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可持续性发展[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3):134-134.
被引量:3
3
邱亚君.
关于有氧健身操的调查与研究[J]
.浙江体育科学,2000,22(6):30-32.
被引量:14
4
汪正毅,孔垂辉,苗向军.
有氧健身操改善大学生体质现状的实验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5):645-647.
被引量:24
5
吴步畅,唐学文.
茶与人体健康[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6(8):477-477.
被引量:3
6
吴雪原,盛旋,樊玮,汤锋,岳永德.
三种农药在茶汤中的浸出及对人体健康影响的风险评价[J]
.茶叶科学,2007,27(2):141-146.
被引量:8
7
刘叶.民族健身操的创编理论与应用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12:16.
8
卢春根,胡晓斌,刘子强,谢伟萍.
江西民间传统体育活动融入中学体育教学可行性研究[J]
.山东体育科技,2008,30(4):14-17.
被引量:2
9
龚永新.
茶文化产业的形成、发展与推动[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1):48-49.
被引量:12
10
林晓光.
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认识与实践问题刍论[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5(8):87-89.
被引量:31
引证文献
12
1
罗秉广.
采茶健身操编排及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福建茶叶,2016,38(6):242-243.
被引量:1
2
李刚.
民间采茶舞植入体育教学的模式研究[J]
.福建茶叶,2016,38(6):251-252.
被引量:3
3
吴炜.
采茶健身操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采编研究[J]
.福建茶叶,2016,38(7):238-239.
被引量:7
4
熊振华.
采茶健身操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的应用分析[J]
.福建茶叶,2016,38(10):274-275.
被引量:1
5
刘力,殷国玺,沙坤.
茶在体育健身中的补充功能研究[J]
.福建茶叶,2016,38(12):18-19.
被引量:2
6
徐龙彪.
采茶舞之于健身操的启示及其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的应用研究[J]
.福建茶叶,2016,38(12):173-174.
被引量:3
7
李帅.
将采茶健身操引入体育课的探究[J]
.福建茶叶,2016,38(12):212-213.
8
张涛涛.
采茶健身操创编及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福建茶叶,2016,38(12):215-216.
被引量:1
9
闫丽丽,徐山.
传统茶文化在采茶健身操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
.福建茶叶,2017,39(5):282-283.
被引量:2
10
姜桂萍.
传统体育教学与运动康复实践基地建设探究——以采茶舞为例[J]
.福建茶叶,2018,40(2):440-44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3
1
田怡然.
论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在茶企内部的传播发展[J]
.福建茶叶,2017,39(3):201-202.
被引量:1
2
拓万亮.
茶文化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福建茶叶,2017,39(3):250-251.
被引量:1
3
闫丽丽,徐山.
传统茶文化在采茶健身操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
.福建茶叶,2017,39(5):282-283.
被引量:2
4
杨玲.
新课程视阈下采茶健身操在高校体育中的应用[J]
.福建茶叶,2017,39(5):285-286.
5
聂正明.
浅析茶饮品在体育运动中的优劣及改进[J]
.福建茶叶,2017,39(9):32-32.
被引量:1
6
单洪刚,刘瑜.
民间采茶舞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福建茶叶,2017,39(9):192-193.
7
马丹华.
采茶舞与广场舞的结合方式研究[J]
.福建茶叶,2017,39(10):271-272.
被引量:3
8
金向红.
民族传统体育校园化的实践与探索——以民间采茶舞为例[J]
.福建茶叶,2017,39(10):317-317.
9
杨雪.
论文化元素在高校舞蹈创编中的渗透[J]
.戏剧之家,2017(24):159-160.
被引量:4
10
车益民.
采茶戏的健身价值及其在大学体育教育中的应用探究[J]
.福建茶叶,2018,40(3):188-188.
被引量:1
1
编读往来[J]
.幸福家庭,2007,0(2):8-8.
2
李鑫.
群众舞蹈对新农村农民文化生活的影响[J]
.艺海,2008(6):106-107.
被引量:4
3
李莲枝.
鹤庆县广场集体健身舞的思索[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3(1):24-24.
4
洪兵,成武,洁瑜.
常玉香 舞动一个城市[J]
.走向世界,2008(20):48-48.
5
刘钰,肖若心.
传承和发展乡土文化对民族精神的影响[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3(10):155-156.
6
贾岩,徐伟.
探讨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J]
.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4,24(5):64-66.
被引量:1
7
石蕊.
我的舞蹈 我的团[J]
.北京教育(普教版),2014(2):64-64.
8
杨军,周华.
宝鸡干休所举办“迎新春”文艺演出[J]
.中国老年,2011(5):62-62.
9
刘钰,高珊.
论乡土文化的故事性和先进性[J]
.山东社会科学,2012(S1):42-43.
10
古吉强.
新媒体环境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研究——以赣南采茶戏为例[J]
.新闻研究导刊,2016,7(4):252-253.
被引量:3
福建茶叶
201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