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吸虫塔与田间麦蚜种群数量变化关系研究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吸虫塔是长期监测小型迁飞性昆虫时空动态的大型植保设备。本研究旨在应用吸虫塔技术对田间麦蚜种群动态变化进行跟踪,并与田间系统调查数据对比分析。通过试验,结果表明,吸虫塔数据与田间系统调查数据呈一定的相关关系,能够反映田间麦蚜种群数量动态变化。
作者
范婧芳
高军
朱景全
张小龙
崔栗
王静
赵国芳
机构地区
河北省植保植检站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安新县植保站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3期145-145,147,共2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麦蚜
吸虫塔
种群动态
相关性
分类号
S435.122.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作者简介
范婧芳(1986-),女,河北辛集人,硕士,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4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1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6
1
张强,高月波,张伟,李启云,谢昭辉,苗麟,乔格侠.
吸虫塔内昆虫群落日节律研究[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3,35(6):646-650.
被引量:4
2
李代玲,刘元美,赵秀春.
麦蚜混合种群田间动态分布及空间分布型[J]
.江西植保,2004,27(2):59-60.
被引量:2
3
国伟,沈佐锐.
麦蚜迁飞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04,20(6):251-254.
被引量:13
4
郁振兴,武予清,蒋月丽,封洪强,刘顺通,曹雅忠.
利用HYSPLIT模型分析麦蚜远距离迁飞前向轨迹[J]
.生态学报,2011,31(3):889-894.
被引量:14
5
陆云,尹姣,李克斌,曹雅忠.
我国麦蚜飞翔及迁飞研究进展[J]
.中国植保导刊,2013,33(12):21-24.
被引量:12
6
刘爱芝,李世功.
麦蚜和天敌田间种群动态及天敌控制效果[J]
.河南农业科学,1991,20(4):15-17.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64
1
刘向东,翟保平,张孝羲.
蚜虫迁飞的研究进展[J]
.昆虫知识,2004,41(4):301-307.
被引量:60
2
杨素钦,杨逸兰.
北方冬麦区麦长管蚜远距离迁飞与气流运动的关系初探[J]
.病虫测报,1991,20(2):11-16.
被引量:12
3
顾国华,葛红,陈小波,韩娟,印建峰,沈一飞,季桦,崔娟.
几种夜出性昆虫夜间扑灯节律研究及应用[J]
.湖北农学院学报,2004,24(3):174-177.
被引量:17
4
陈晓,陈继光,薛玉,郝丽萍,张友,赵奎军.
东北地区草地螟1999年大发生的虫源分析[J]
.昆虫学报,2004,47(5):599-606.
被引量:26
5
国伟,沈佐锐,龚鹏.
不同地理种群麦长管蚜微卫星位点的遗传多态性[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4,12(5):616-617.
被引量:4
6
张广学,郑国,李学军,卜军.
从保护生物多样性角度谈频振式杀虫灯的应用[J]
.昆虫知识,2004,41(6):532-535.
被引量:76
7
国伟,沈佐锐.
麦蚜迁飞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04,20(6):251-254.
被引量:13
8
梁爱萍.
关于停止使用“同翅目Homoptera”目名的建议[J]
.昆虫知识,2005,42(3):332-337.
被引量:68
9
董庆周,李效禹,孟庆祥,张广学,魏凯.
宁夏地区麦二叉蚜远距离迁飞的研究[J]
.昆虫学报,1995,38(4):414-420.
被引量:9
10
王兴亚,李学军,张广学.
谈蚜虫的行为[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4):405-407.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41
1
李玉荣,任向辉,王国昌,王运兵.
小麦蚜虫混合种群数量动态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709-1710.
被引量:3
2
李素娟,刘爱芝,茹桃勤,武予清,韩松.
小麦与不同作物间作模式对麦蚜及主要捕食性天敌群落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2007,22(1):141-144.
被引量:21
3
马健,沈佐锐,金晓华,谢爱婷.
有翅型荻草谷网蚜的田间扩散飞行行为[J]
.昆虫知识,2008,45(2):214-218.
被引量:5
4
韦永贵,孙跃先,李克斌,尹姣,郭萧,曹雅忠.
麦长管蚜自然种群结构动态的初步研究[J]
.中国植保导刊,2008,28(6):5-8.
被引量:11
5
冯红林,孙红岩,李克斌,席景会,尹姣,曹雅忠.
昆虫飞行肌细胞凋亡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
.应用昆虫学报,2011,48(3):701-709.
被引量:3
6
陈健.
基于统计分辨模型的害虫种群动态预报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5):182-182.
被引量:1
7
巩中军,武予清,都振宝,苗进,段云,蒋月丽.
黄板、黄盆及灯光对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的诱捕效果[J]
.应用昆虫学报,2011,48(6):1703-1707.
被引量:4
8
蒋月丽,武予清,段云,苗进,巩中军,乔格侠.
吸虫塔诱捕的昆虫种类及对麦蚜的监测效果研究[J]
.应用昆虫学报,2011,48(6):1708-1714.
被引量:6
9
岑况,陈媛,刘舒波,于扬.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后放射性物质运动轨迹[J]
.地学前缘,2012,19(2):234-238.
被引量:5
10
陆云,尹姣,李克斌,曹雅忠.
我国麦蚜飞翔及迁飞研究进展[J]
.中国植保导刊,2013,33(12):21-24.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
4
1
谢纳,王雷,齐珊珊,刘文轩,武予清.
小麦近缘种属对麦长管蚜抗性分析[J]
.河南科学,2014,32(6):1020-1023.
被引量:3
2
张艳俊,张家瑞,栗小英,王海燕,刘大群.
TcLr35小麦中抗病相关基因S2A2的抗叶锈性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16,44(1):148-151.
被引量:1
3
王福玉,陈贵菊,高国良,王秋云,江涛,尹逊利.
山东省小麦主栽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鉴定及评价[J]
.现代农业科技,2016(4):115-115.
被引量:1
4
刘刚.
45%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对小麦蚜虫和纹枯病具有良好防效[J]
.农药市场信息,2016,0(5):49-4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胡保德.
小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J]
.农民致富之友,2016(14):34-3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彭绍锋.
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J]
.农业与技术,2018,38(16):93-93.
被引量:3
1
朱宗源,吴玲忠,陆仕华,汪树俊.
辣椒疫霉在土壤中的季节性变化和存活[J]
.上海农业学报,1998,14(4):45-50.
被引量:12
2
买合木提.
瓢虫对不同棉花品种棉蚜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J]
.农村科技,2010(2):27-28.
3
苏世友,田光合,周波,焦书法,姚克全,赵北林.
信阳地区马尾松毛虫自然种群生命表的研究及种群消长关键因子的初探[J]
.河南林业科技,1989(1):10-13.
被引量:2
4
杨益众.
田间麦蚜计数方法的研究[J]
.昆虫知识,1993,30(3):140-141.
被引量:7
5
杜军利,武德功,吕宁,刘长仲.
不同温度条件下两种色型豌豆蚜的种群参数[J]
.草业学报,2015,24(11):91-99.
被引量:19
6
崔文馥.
大豆孢囊线虫在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上的田间种群动态变化[J]
.黑龙江农业科学,1996(6):47-49.
7
姚丽花,郭天凤,孙洪波.
棉蚜种群数量变化与气象要素关系分析[J]
.农村科技,2004(5):28-28.
被引量:1
8
沈永红,李绍伟,任丽,孙春梅,李传强,金建猛,李军华.
环境因子对花生病毒病流行程度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4):583-584.
被引量:1
9
朱世华,董秀林,徐美志,林中保,金文俊,虞邦富.
斜纹夜蛾观测方法·发生规律及治理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1):61-61.
被引量:7
10
罗学义,谢炜,肖青,张益民,陈天忠,尹向阳.
二化螟的发生特点与螟害变重原因分析[J]
.湖南农业科学,2004(1):35-37.
被引量:5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