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西藏乡土文化生态视野探讨民间藏戏的保护与发展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以乡土文化空间为背景,探讨西藏民间藏戏的传承与发展。目前有形形色色关于藏戏的文章,但是以乡土文化这个就目前在国内引起重视的话题展开论述则缪缪无几。离开了乡土,藏戏和许多西藏民间文化像脱了水的鱼。所以从保护乡土文化空间的语境中谈论民间文化保护更具宏观性和远见性。
作者
拥中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宗教系
出处
《西藏艺术研究》
2015年第3期75-80,共6页
Tibetan Art Studies
关键词
乡土文化
民间藏戏
保护发展
分类号
J82 [艺术—戏剧戏曲]
作者简介
拥中,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宗教系2014级在读硕士研究生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57
同被引文献
27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1
1
高小康.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土文化复兴[J]
.人文杂志,2010(5):96-104.
被引量:58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刘世定,邱泽奇.
“内卷化”概念辨析[J]
.社会学研究,2004(5):96-110.
被引量:484
2
《“内卷化”概念辨析》.
3
《为什么要骂张艺谋?》,南方周末2010年1月14日E21版.
4
网易博客“都市外乡人”《“城市不是我们的”》,http://cnsoul.blog.163.com/blog/static/10245933200701602932432.
5
网上黔东南-CCTV新闻调查.《原生态:历史与现实》,http://www.qdnnews.cn/news/HTML/news_8151.html.
6
《原生态:历史与现实》.
7
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5..
8
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3页.
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http://www.unesco.org
10
李松.原生态-概念背后的文化诉求[N].光明日报,2006-7-/7/第6版.
共引文献
57
1
万立良,刘丁香,刘安群.
数字化解法: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中的短视频实践——以甘孜藏族自治州甲根坝镇为例[J]
.民族学论丛,2022(3):156-162.
被引量:7
2
赖玉芹.
乡土文化与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
.思想教育研究,2011(5):63-66.
被引量:8
3
聂森.
从乡土文化背景探析黔北民居装饰艺术的特质性[J]
.美术教育研究,2011(7):11-13.
4
季中扬.
乡土文化认同危机与现代性焦虑[J]
.求索,2012(4):162-164.
被引量:31
5
季中扬.
乡村文化与现代性[J]
.江苏社会科学,2012(3):202-206.
被引量:41
6
杨杰.
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乡土性[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5(6):38-41.
被引量:3
7
李红.
新农村建设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439-17442.
被引量:3
8
彭伟,甘萌雨,张永贺.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结构及空间分布形成机制研究[J]
.池州学院学报,2012,26(6):69-71.
被引量:13
9
李占伟.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道德价值探究[J]
.民俗研究,2013(5):22-28.
被引量:16
10
刘敬华,王辉,郝文军.
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研究——以辽宁省西安镇为例[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14,28(4):35-38.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27
1
杨于卓.
四川藏戏研究的困境与出路[J]
.西藏艺术研究,2019(2):32-41.
被引量:2
2
岩本通弥,王晓葵.
作为方法的记忆——民俗学研究中“记忆”概念的有效性[J]
.文化遗产,2010(4):109-115.
被引量:40
3
边多.
藏戏艺术与民间文化艺术的历史渊源[J]
.戏剧艺术,1992(1):48-53.
被引量:7
4
姚宝碹,谢真元.
藏戏起源及其时空艺术特征新论[J]
.西藏研究,1989(1):110-119.
被引量:11
5
刘志群.
西藏藏剧现代戏的审视和思考[J]
.民族艺术,1989(1):117-125.
被引量:4
6
刘凯.
藏戏剧种研究的提出、分歧与弥合[J]
.西藏艺术研究,1991(1):52-57.
被引量:3
7
罗桑朗杰,张鹰(图).
浅谈西藏几大主要藏戏班子DE艺术特征[J]
.西藏艺术研究,2006(1):41-43.
被引量:1
8
曹娅丽.
青海黄南藏戏的改革的提高与文人的参与[J]
.西藏艺术研究,2006(4):24-29.
被引量:3
9
刘志群,桑东(图).
我国青海藏戏在现当代的重新崛起和发展繁荣[J]
.西藏艺术研究,2008(2):4-21.
被引量:4
10
周翔飞,罗敏,阿绒呷措.
川西藏区康定木雅藏戏艺术特征述略[J]
.四川戏剧,2008(6):88-89.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5
1
朱茂青.
康巴木雅藏戏现状调查研究[J]
.艺术与民俗,2021(1):70-77.
被引量:1
2
邵卉芳.
论藏戏的传承和保护[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6(6):55-57.
被引量:1
3
邵卉芳.
记忆论视角下藏戏的传承[J]
.中国民族博览,2016,0(8):144-146.
被引量:1
4
朱茂青.
艺术事件理念观照下藏戏的保护与传承[J]
.戏剧之家,2022(2):14-16.
5
薛润梅,黎羌.
论少数民族戏剧的“文化空间”整体性保护策略——以藏戏为例[J]
.中华戏曲,2021(1):243-25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
1
尕东吉.
新媒体环境中藏戏的发展与传承研究[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9(4):159-159.
被引量:1
2
祝鹏程.
中国民间文学研究2021年度报告[J]
.民间文化论坛,2022(2):5-19.
3
程苑.
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J]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5(1):110-114.
被引量:3
4
杨壮壮,纪官升,刘思棋,赵苗.
浅谈西藏“宾顿白面藏戏”及其传承[J]
.休闲,2018(11):20-20.
1
普布次仁.
话剧艺术一个闪亮的星座[J]
.西藏艺术研究,2001(3):18-20.
2
曹娅丽.
青藏高原藏戏遗产及其特点——以青海藏戏为例[J]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4(4):23-25.
被引量:1
3
西藏雪巴拉姆民间藏戏艺术团赴京[J]
.西藏人文地理,2005(6):158-158.
4
马达学.
青海民间藏戏面具艺术[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4(3):38-41.
被引量:5
5
当周才让.
论黄南民间藏戏表演艺术及审美特征[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5):64-66.
被引量:2
6
王一鸣.
宝刀未老的喜多郎[J]
.小演奏家,2014,0(11):42-43.
7
藏戏《卓娃桑姆》启动全国巡演[J]
.西藏人文地理,2016,0(3):154-154.
8
王娟.
藏戏和羌姆中的面具[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4(3):25-27.
被引量:4
9
鲍志娇.
艺术家的生态视野[J]
.森林与人类,2004,24(7):56-59.
10
邢明,覃维强.
浅议南剧的保护发展[J]
.戏剧之家,2015(3).
被引量:1
西藏艺术研究
201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