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实践哲学视域中的大学人文素质教育新论

A New View on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ractical Philosoph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立足实践观视域,让大学生学会思想、学会选择,是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特质在于其生成人文精神的空间架构。这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会现实三者所构成的特定的、具体的、生动的社会情境,具有历史性、现实性和生产性的特点。大学人文素质教育是现实的空间生产活动,是人在其中生成生命姿态的过程。 The fundamental aim of college humanities quality education is to make students learn how to think and how to choo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ctice. The character of college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is to generate the humanistic spirit of architecture space. It is a specific,concrete and vivid social situation constituted by the educators,educatees and social reality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storic,practical and productive. College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is not only a realistic space production activity but also the process in which people generate life attitude.
作者 章维慧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4-70,共7页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基金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5SJB826)
关键词 实践哲学 大学人文素质教育 实践与选择 practical philosophy college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practice and choose
作者简介 章维慧,讲师,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研究。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3
  • 2金林南.政治的教育与教育的政治——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政治哲学探讨[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8,24(1):87-91. 被引量:11
  • 3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 4威廉·冯·洪堡 著 陈洪捷 译.论柏林高等学术机构的内部和外部组织.高等教育论坛,1987,(1).
  • 5罗伯特·霍尔,约翰·戴维斯.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陆有铨,魏贤超,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49.

二级参考文献8

  • 1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 2黑格尔 范扬等(译).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 3艾伦·布鲁姆 缪青等(译).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 4[3]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M].冯克利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 5[4]施特劳斯,等.政治哲学史:上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
  • 6亚里士多德著 吴寿彭译.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 7加藤节 唐士其.政治与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 8福禄培尔.人的教育,孙祖复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0.

共引文献100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