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磺酸水杨酸法测定土壤硝态氮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方法借鉴于“天然水化学分析”一文。原法用于天然水中NO<sub>3</sub><sup>-</sup>-N含量的测定。用模拟色阶进行比色,介于常规分析和速测法之间。由于它比酚二磺酸法简单、快速,所以在对该法进行了考察研究之后,又将其进一步完善,最后把它定为室内土壤NO<sub>3</sub><sup>-</sup>
作者
相里炳铨
机构地区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士肥所
出处
《农业新技术》
1993年第3期28-30,共3页
关键词
水杨酸
酚二磺酸法
天然水
密度测定
考察研究
水化学分析
硝酸盐
吸光值
线性范围
常规分析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41
1
赵勇.
水质分析总氮测定中空白值偏高的影响因素[J]
.大众标准化,2022(6):184-186.
被引量:4
2
束林华,朱新开,陶红娟,曹帆,王龙俊,郭文善.
施氮量对弱筋小麦扬辐麦2号产量和品质调节效应[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7,28(2):37-41.
被引量:24
3
戴廷波,孙传范,荆奇,姜东,曹卫星.
不同施氮水平和基追比对小麦籽粒品质形成的调控[J]
.作物学报,2005,31(2):248-253.
被引量:128
4
朱新开,盛海君,顾晶,张容,李春燕.
应用SPAD值预测小麦叶片叶绿素和氮含量的初步研究[J]
.麦类作物学报,2005,25(2):46-50.
被引量:146
5
周卫,林葆.
植物钙素营养机理研究进展[J]
.土壤学进展,1995,23(2):12-17.
被引量:28
6
赵俊晔,于振文,李延奇,王雪.
施氮量对小麦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J]
.西北植物学报,2006,26(1):98-103.
被引量:81
7
鞠正春,于振文.
追施氮肥时期对冬小麦旗叶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06,17(3):395-398.
被引量:63
8
王志强,王春丽,林同保.
外源钙离子对小麦幼苗氮素代谢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08,28(8):3662-3667.
被引量:16
9
宋琴,许雷.
异养硝化作用酶学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2008,24(5):60-62.
被引量:19
10
吕殿青,同延安,孙本华,OveEmteryd.
氮肥施用对环境污染影响的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8,4(1):8-15.
被引量:418
引证文献
3
1
付璐璐,王小非,康慧,张婷婷,郝玉金.
外源钙对平邑甜茶幼苗氮素吸收及利用的影响[J]
.果树学报,2020,37(11):1647-1654.
被引量:3
2
宋凌麒,刘欢,田丽云,钱彩虹,朱新开,盛海君.
减氮对小麦孕穗期植株氮素分配及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22,50(19):79-86.
被引量:6
3
李英,刘秀雨,李王强,丁文涛,李贞景,路来风,郭庆彬,康继,王昌禄,朴杨柠菥.
一株除臭固氮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24,45(12):172-180.
二级引证文献
9
1
杨婳若,樊卫国.
不同供钙水平对刺梨苗生长、矿质元素吸收及相关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
.果树学报,2022,39(10):1891-1902.
被引量:5
2
李爽,张洋红,陈昊炜,徐继忠.
负载量对“冀砧2号”中间砧“天红2号”苹果果实品质和矿质营养的影响[J]
.北方园艺,2023(12):37-43.
被引量:2
3
欧昆鹏,王学礼,王艳,何明慧,黄廉康,郑德波,林茜.
氮、磷、钾肥不同配比对粉葛光合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作物杂志,2024(3):216-222.
被引量:1
4
郭案铭,吴昆仑,姚晓华,姚有华.
基于^(15)N示踪的青稞氮素利用率和分蘖能力研究[J]
.核农学报,2024,38(8):1560-1567.
5
曹刚,张鑫,范可奕,赵明新,曹素芳,王玮,李红旭.
宽行密植模式对旱区黄冠梨根系构型的影响[J]
.经济林研究,2024,42(3):120-130.
6
林添,高正武,兰峥,范名宇,李红宇,赵海成,王志君,孙士鑫,李子琪.
基于叶片SPAD值的不同施氮水平下水稻直链淀粉含量预测[J]
.江苏农业科学,2024,52(18):82-90.
7
贺大海,梁振宇,陈佳博,祝婷婷,李俊积,马宏亮,杨洪坤,黄秀兰,樊高琼,郑亭.
不同轮作模式下氮肥运筹对成都平原冬小麦生长特性及产量的效应[J]
.麦类作物学报,2025,45(5):630-641.
8
冯欢欢,高思齐,高晋丽,杜宇,刘桢迪,陈宁,宋艳宇.
氮添加对大兴安岭泥炭地典型植物叶片叶绿素和养分含量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2025,44(5):1456-1464.
9
赵亚丽,马海彬,鲁明玄,谢眯眯,隗骏坤,刘迎雪,夏来坤,穆心愿,王群.
不同土壤类型水肥互作对玉米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
.南方农业学报,2025,56(5):1603-1617.
1
庞季青.
力保天然水 节约地下水 促进农业发展[J]
.河南农业,2007(5):39-39.
2
王卓,庞国英,钱妙芬.
四川省蔬菜基地的气候优势及其开发利用[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19(4):248-249.
被引量:1
3
K.M.Holtzclaw,李棠庆.
一种测定土壤溶液和天然水中亚硒酸盐的灵敏比色法[J]
.土壤学进展,1989,17(2):53-56.
4
吴志华.
巴西:科技创新助推农业[J]
.江西农业,2010(4):40-40.
5
陈明昌,张强,杨晋玲.
土壤硝态氮含量测定方法的选择和验证[J]
.山西农业科学,1995,23(1):31-36.
被引量:27
6
李剑萍.
金银花育苗技术[J]
.农村新技术,1995,0(1):8-8.
7
李成保.
土壤—天然水电导的现场检测及其影响因素[J]
.化学传感器,1997,17(1):34-42.
被引量:2
8
王勤,毛晓春.
甘肃产人工种植甘草的质量考察研究[J]
.中国医学生物技术应用,2004(3):30-33.
被引量:2
9
孟昭设,雷红霞,贾彩霞,李世通.
土壤有机质速测法的探讨[J]
.北京农业(下旬刊),2010(10):55-57.
10
李酉开.
谷粒水分的比色速测法[J]
.作物品种资源,1990(1):30-32.
农业新技术
199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