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壮医针灸治胴尹(胃脘痛)
被引量: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消化性溃疡,中医称为"胃痛"、"胃脘痛";壮医称胴尹。胴尹,是指由于外感邪气、内伤饮食,情志或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谷道阻滞或运行失常,气结咪胴(胃),谷道调节和化生枢纽脏腑失职,终致气血失衡,出现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反复性、周期性、节律性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常伴有嗳气、反酸、脘腹胀满或恶心呕吐,纳少、大便不爽。按病变部位属壮医谷道病范畴,按病理性质属壮医"痧病"范畴。
作者
黄庆谋
卓肖红
机构地区
广西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民族医院
出处
《中国民间疗法》
2015年第10期75-76,共2页
China's Naturopathy
关键词
壮医针灸
胴尹
胃脘痛
分类号
R256.330.5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45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49
同被引文献
145
1
冯旭,何泽源,李金玲,张妍妍,林楠,朱雪妍.
龙路病壮药传统应用与现代药理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2021,17(1):13-16.
被引量:3
2
宋宁.
壮医目诊诊断慢性胃炎350例观察[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9(S1):92-93.
被引量:11
3
王江涛,张煜.
壮医目诊和药线点灸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应用的研究概况[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3):166-167.
被引量:3
4
朱红梅.
壮药红鱼眼治疗糖尿病腹泻疗效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9):724-725.
被引量:5
5
蒋贵东,王海莉.
挑刺四缝穴为主治疗小儿疳积疗效观察[J]
.针灸临床杂志,2005,21(1):54-55.
被引量:10
6
郑长春,于中麟,陈学清,姜泊.
对"慢性胃炎的内镜分型分级标准及治疗的试行意见"的商榷[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4,21(6):427-428.
被引量:570
7
庞宇舟.
壮医药线点灸结合壮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0):1074-1074.
被引量:2
8
庞宇舟.
壮医药研究、发展与前景刍议[J]
.中医药导报,2005,11(10):68-70.
被引量:2
9
严付红.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脾虚泄泻42例[J]
.针灸临床杂志,2006,22(1):43-43.
被引量:9
10
牙廷艺.
黄汉儒教授壮医学术思想介绍[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6,15(1):21-23.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3
1
彭泓杰,胡容菁,石春龙,黄雪霞,韦安达.
基于“三道两路”理论探讨壮医脐环针治疗胴尹思路[J]
.壮瑶药研究,2023(3):289-291.
2
黄沂,陈柘芸,宁余音,潘东洪,石丹梅,吕艳,林洪升.
壮药走罐配合穴位贴敷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的效果[J]
.护理学杂志,2016,31(17):24-26.
被引量:22
3
周瑞宁,方玲,陆春娇.
壮医穴位指针疗法应用于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的护理研究[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24(12):74-76.
被引量:1
4
黄小薇,曾振东.
壮医外治法治疗胃脘痛的研究概况[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8,27(6):45-47.
被引量:3
5
覃祥耀,谭贵定,覃敏华,卢建斌,韦海铸,梁允露,黄彩良,粟龙,甘志勇.
壮医药线点灸联合平衡针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
.中医药导报,2018,24(14):78-79.
被引量:10
6
周瑞宁,方玲.
壮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及护理[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5):88-90.
被引量:5
7
蒋俊娥,陈丹丹,王振常.
壮医外治疗法在谷道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广西医学,2019,41(19):2499-2501.
被引量:6
8
陈维英,蒙丽萍,杨丽萍,闭珠红,蒲春华,谭全肖.
三气养生操情志护理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胃炎临床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37):99-99.
被引量:2
9
蒋涵颖,滕红丽,张仪美,周鹭,马卓雅,余亚楠.
壮医香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技术规范研究[J]
.中医外治杂志,2021,30(1):3-5.
被引量:1
10
韦英姿,楼蓉,李婕,朱政铭,黄瑾明.
国医大师黄瑾明运用天阴阳针法治疗谷道气虚证验案举隅[J]
.浙江中医杂志,2024,59(6):532-53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49
1
李幸,李彤,马艳,闫国跃.
基于CiteSpace分析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壮医药线点灸”研究热点趋势[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3,29(2):60-64.
被引量:4
2
蒋文婷,陈国忠,冯晓云,谢祥官,李凯,韦安达,彭志强.
药线点灸治疗谷道病的临床研究进展[J]
.壮瑶药研究,2023(3):14-17.
3
何依依,石春龙,蔡胜男,张珺玲,韦安达.
基于壮医“毒虚致病”论探讨胃痛[J]
.壮瑶药研究,2023(2):298-300.
4
马红梅,傅晓红.
内关穴按压配合中医特色护理在肝气犯胃型胃脘痛中的应用效果[J]
.光明中医,2020,0(1):77-80.
被引量:10
5
石丹梅,陈柘芸,潘东洪,吕艳,廖雨莎,陈洁.
小茴香生盐包烫熨联合中药治疗脾胃虚寒证胃脘痛的效果观察[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9):84-86.
被引量:11
6
徐倩,熊振芳,周琼,李圣洁,程艳然,贺安妮.
中医护理技术在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中的应用进展[J]
.护理研究(中旬版),2017,31(11):4051-4053.
被引量:42
7
罗斐莉,万从容,梁爱江,欧晓恩,梁学艳.
温胃散贴敷联合西药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疗效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2017,36(21):106-107.
被引量:5
8
张萍,黎军.
小周天火龙灸联合脾虚贴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的应用效果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8,34(8):626-629.
被引量:23
9
黄小薇,曾振东.
壮医外治法治疗胃脘痛的研究概况[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8,27(6):45-47.
被引量:3
10
廖雨莎,潘东洪,吕艳,陈柘芸,石丹梅,王伟,林洪升,曹云云.
小茴香粗盐包烫熨联合恒温姜疗在脾胃虚寒证胃脘痛病人中的应用[J]
.全科护理,2018,16(21):2565-2568.
被引量:7
1
彭锦绣,黄瑾明,王粤湘,张秀华,农秀明.
壮医针灸疗法治疗青春期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J]
.四川中医,2010,28(4):121-122.
被引量:10
2
罗本华,林辰,李晶晶.
壮医针灸疗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
.广西中医药,2012,35(5):27-28.
被引量:7
3
陈丹丹,李美康,宋宁,秦祖杰,黄瑾明.
壮医针灸疗法现代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1):119-121.
被引量:2
4
李美康,宋宁,莫清莲.
壮医针灸“治未病”思想及其对阳虚质的调整作用[J]
.湖北中医杂志,2013,35(10):27-29.
被引量:3
5
韦远斌.
壮医治疗内痔出血65例[J]
.广西中医药,2011,34(3):46-47.
6
宋宁,李浪辉,黄贵华,李美康,梁薇,黄凯.
广西黄氏壮医针灸学流派学术特色和传承感悟[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0(7):910-913.
被引量:7
7
宁在兰.
痧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J]
.药膳食疗,2005(4):16-16.
被引量:1
8
周金花.
壮医对痧病的认识[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1998,4(3):6-7.
被引量:8
9
纪征瀚,严季澜,王淑斌,祖娜.
明代痧病外治法的发展[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2):362-364.
被引量:2
10
白云水.
痧病的治疗[J]
.药膳食疗,2005(5):15-15.
中国民间疗法
2015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