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优质杂交稻天优华占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天优华占是中国水稻研究所等单位用不育系天丰A与恢复系华占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201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1008号。在富顺县作中稻+再生稻种植,一般中稻产量8.70-9.75t/hm2,再生稻产量3.30-3.75t/hm2,表现出丰产性好、适应性广、再生力强、综合性状优良、米质优且抗性强等特点。本文即介绍了该组合高产栽培技术。
出处 《农技服务》 2015年第9期41-42,共2页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SERVICE
作者简介 胡泽棋(1970-),男,四川富顺县人,助理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工作。 通讯作者:吕泽林(1957-),男,四川自贡人,研究员,E-mail:754950001@qq.com。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17

  • 1夏有龙,周立达,蔡建中.水稻高产群体质量优化调控技术及示范应用[J].江苏农业科学,1995,23(1):1-6. 被引量:11
  • 2史振声,张喜华,李凤海,王志斌,王宏伟.不同玉米品种间、混种植栽培的技术探讨[J].玉米科学,2006,14(4):111-113. 被引量:21
  • 3凌启鸿 蔡建中.水稻茎秆维管束数与穗数性状关系及其应用的研究[J].江苏农学院学报,1982,(3):111-121.
  • 4陆定志.杂交水稻根系生理优势及其与地上部性状分类的关联研究.杂交水稻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M].北京:学术期刊出版社,1988.164-170.
  • 5孙晓辉,张国荣.杂交中稻培育再生稻的研究∥杂交水稻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学术期刊社,1986,223-228
  • 6任昌褔 吴永兴 张洪等.杂交水稻蓄留再生稻产量结构因素的相关分析.西南农学院学报,1982,(2):17-20.
  • 7杨开渠 刘成璧.毎穴苗数及行株距与稻秆上休眠芽之关系.中华农学会报,1938,169:1-16.
  • 8孙晓辉 田彦华 任天举.促芽肥对杂交稻培育再生稻效果研究.四川农业科技,1982,(3):1-4.
  • 9任昌福,吴永兴,等.杂交水稻蓄留再生稻产量结构因素的相关分析[J].西南农学院学报,1982,2:17-20.
  • 10杨磊.玉米品种间种、混种增产的理论与技术浅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36(5):83-83. 被引量:3

共引文献70

同被引文献8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