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油菜北繁的生育特性及其田间管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为了加快育种进度,长江流域以南弱冬性油菜材料每年夏季都通过到西北地区进行异地种植来加快世代,提高育种效率。由于油菜原产地和加代地的自然生态条件的不同,加代油菜在生育特性上也有所差异。探索油菜北繁加代的选择效果及总结出相应管理措施,对油菜科学高效育种有积极意义。
作者
魏廷龙
朱传霞
机构地区
湖南省常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第8期213-215,共3页
关键词
油菜加代
生育特性
管理措施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作者简介
魏廷龙(1987-),男,青海湟中县人,本科,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油菜新品种选育工作。电话15115682038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李少峰.
优质油菜栽培管理技术[J]
.云南农业,1996(8):10-10.
被引量:1
2
陈秀斌.不同熟期油菜品种在早晚播下生长发育及产量比较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3(6).
3
王健胜,韦世豪,田建华,关周博,姚雪雁,李殿荣.
近年来中国冬油菜主要农艺性状的演变分析[J]
.西北农业学报,2012,21(11):75-82.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尹经章.
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现状与展望(综述)[J]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2,25(z1):40-46.
被引量:18
2
王瑞,李加纳,谌利,唐章林,张学昆.
甘蓝型黄籽油菜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6(5):532-534.
被引量:9
3
官春云.
油菜高油酸遗传育种研究进展[J]
.作物研究,2006,20(1):1-8.
被引量:32
4
刘静,董振生.
白菜型油菜杂种优势利用进展[J]
.西北农业学报,2006,15(5):261-265.
被引量:20
5
钱建,范袁斌,李炳生,顾玉民.
发展双低油菜产业的实践与探讨[J]
.江苏农业科学,2006,34(5):42-45.
被引量:2
6
吕振通,张凌云.SPSS统计分析与运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6.
7
涂金星,张冬晓,张毅,傅廷栋.
我国油菜育种目标及品种审定问题的商榷[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7,29(3):350-352.
被引量:94
8
侯国佐,侯燕,侯剑.
油研系列杂交油菜高含油量的表现及高油分高蛋白选育技术研究 Ⅲ.高油分高蛋白的转育技术[J]
.贵州农业科学,2008,36(2):15-16.
被引量:3
9
徐伟平.
当前国内外油料食用植物油市场分析与展望[J]
.农业展望,2008,4(3):10-12.
被引量:4
10
陈付琴,徐福海.
双低油菜的推广与产业化开发[J]
.现代农业科技,2009(14):63-64.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6
1
侯献飞,孙万仓,方彦,武军艳,刘自刚,刘林波,钱武,马骊,陈奇.
甘蓝型冬油菜在西北寒旱区适应性分析[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6,34(6):63-68.
被引量:18
2
叶波涛,余坤江,万薇,Aimal Nawaz Khattak,林树春,田恩堂.
甘蓝型油菜种质群体农艺性状变异及相关性分析[J]
.种子,2019,38(5):64-67.
被引量:8
3
涂义秋,谢培庚,惠荣奎,郭一鸣.
湖南省油菜品种主要性状鉴定与利用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2020(7):15-19.
被引量:1
4
尚丽平,赵亚军,张立坚,罗斌,李保军,赵卫国,王灏.
甘蓝型油菜矮秆种质群体农艺性状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J]
.陕西农业科学,2021,67(6):20-24.
被引量:6
5
李陈,郭龙,刘莹,常珺枫,郭粹锦,马友华.
硼肥对油菜生物学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
.新余学院学报,2023,28(3):51-55.
被引量:3
6
陈元军,马娟娟,史睿,李伟龙,王婷,彭琦,张维,陈锋,王晓东,高建芹,付三雄,张洁夫,孙程明,季彪俊,胡茂龙.
整合关联分析和共表达网络分析挖掘甘蓝型油菜籽粒质量候选基因[J]
.江苏农业学报,2023,39(4):913-930.
被引量:1
1
贾林贵,辜义芳,杨建明.
突变体异地种植育成小麦新品种西辐8号[J]
.核农学通报,1994,15(1):1-3.
被引量:2
2
杨小昆.
棉花品种南北异地种植经济性状的相关和配合力反应[J]
.棉花学报,1989,1(1):19-24.
被引量:1
3
张剑,邱立宽.
春小麦南繁对光温反应研究[J]
.种子世界,1997,0(3):17-18.
4
李召锋,艾尼瓦尔,仲家楷,李卫华,李前荣,曹彦龙,陈小龙.
异地种植春小麦主要农艺性状变化规律研究[J]
.新疆农业科学,2014,51(7):1184-1189.
被引量:2
5
刘国良,梁国生.
玉米杂交种异地种植稳产性差异类型分析[J]
.杂粮作物,2009,29(3):192-193.
6
郝小琴,闫文文,黄幸,吴子恺.
微胚乳玉米南北异地种植产量性状及含油率的差异[J]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0):4463-4466.
7
曹廷杰,赵虹,王西成,胡卫国,陈渝,张改凤.
优质高产稳产多抗小麦新品种--郑麦583[J]
.麦类作物学报,2014,34(2).
被引量:1
8
董丽杰,王可珍,曹永强,宋书宏,孙旭刚.
异地种植对辽宁省大豆品种生育与产量的影响[J]
.大豆科技,2009(5):34-35.
被引量:1
9
季书勤,王绍中,曹广才,吴东兵,张成琦.
河南省过渡型小麦品种异地种植的生育表现和温光反应[J]
.华北农学报,1993,8(S1):6-10.
10
卢振宇,陈军,李敬华,刘艳红,刘超,王敬民.
瓜类砧木嫁接技术要点[J]
.农业科技通讯,2010(8):217-218.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