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马铃薯有性杂交结实率提高技术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总结了马铃薯有性杂交结实率提高技术,主要包括亲本材料筛选、亲本材料播种、亲本材料圃相关条件配套、花粉收集与保存、亲本材料特征特性记载、杂交组合选配原则、杂交组合配制、杂交果收集与种子清洗、杂交种子保存等内容,以供参考。
作者
王琳
王效瑜
机构地区
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5期93-93,共1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马铃薯
有性杂交
结实率
提高技术
分类号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作者简介
王琳(1971-),女,宁夏回原人,高级会计师,从事科研管理、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和新技术推广工作。 通讯作者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3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4
1
张艳萍.
影响马铃薯杂交结实率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2008(11):100-100.
被引量:5
2
师理,纳添仓,阮建平.
马铃薯杂交结实率低的原因及对策[J]
.青海农林科技,2004(1):26-27.
被引量:8
3
潘晓春.
提高定西市马铃薯育种杂交结实率的途径[J]
.中国马铃薯,2007,21(5):300-301.
被引量:7
4
张小川,王效瑜,吴林科,王收良,余帮强,张国辉.
提高马铃薯杂交结实率的技术措施探讨[J]
.科技视界,2014(29):336-336.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1
1
王淑菊,秦昕,石瑛.
马铃薯开花和杂交坐果的理论以及气雾栽培法促进开花坐果的可行性[J]
.中国马铃薯,2002,16(2):113-115.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15
1
张永成.
青海省马铃薯育种现状及发展前景[J]
.青海农林科技,2007(1):42-44.
被引量:5
2
赵继荣,张肖凌,雒淑珍,张秀华,王致和,杨淑芳,韩钟英.
不同授粉次数和环境条件对金盏花结实率的影响[J]
.广西农业科学,2010,41(3):250-252.
被引量:3
3
罗磊.
定西市马铃薯杂交坐果率的提高措施和高效杂交方法[J]
.现代农业科技,2010(23):109-109.
被引量:3
4
李启立,蒋慧玲.
我国马铃薯杂交实生籽育种技术研究进展[J]
.农技服务,2011,28(2):144-145.
被引量:5
5
刘洋,李洁,熊国富,闫殿海.
生态因子对蚕豆杂交结荚的影响分析[J]
.种子,2015,34(1):87-89.
被引量:1
6
白小娟,任佐录,朱琳花,何小琴,妙爱玲,王晓华,徐国平.
提高马铃薯品种临薯17号杂交结实率的方法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9):15-17.
被引量:2
7
白小娟,任佐录,朱琳花,何小琴,妙爱玲,王晓华,徐国平.
Methods for Improving Hybrid Seed-setting Rate of a Potato Cultivar Linshu 17[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6,17(11):2591-2594.
8
谢婉.
提高西藏马铃薯杂交结实率的技术措施探讨[J]
.西藏农业科技,2016,38(4):26-28.
被引量:5
9
柯剑鸿,焦大春,周见,杨波华,崔俊娟.
马铃薯有性杂交结实研究[J]
.种子,2017,36(12):64-66.
被引量:8
10
李永成.
高寒阴湿区马铃薯种薯繁育质量控制[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8(9):162-164.
同被引文献
31
1
王艺,魏明,刘卫民,邹万君,张丽芳,李华,李益仙.
马铃薯杂交组合实生薯留种试验[J]
.中国马铃薯,2005,19(3):148-152.
被引量:4
2
徐成勇,刘彬,何友国,张荣,刘民英,曾智,潘涛.
凉山州马铃薯杂交育种的障碍及解决途径[J]
.中国马铃薯,2005,19(5):296-299.
被引量:5
3
王绍林,杨继先,和忠,王忠华.
马铃薯杂交实生籽制种技术研究[J]
.中国马铃薯,2007,21(1):46-48.
被引量:5
4
潘晓春.
提高定西市马铃薯育种杂交结实率的途径[J]
.中国马铃薯,2007,21(5):300-301.
被引量:7
5
张艳萍.
影响马铃薯杂交结实率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2008(11):100-100.
被引量:5
6
李先平,包丽仙.
马铃薯杂交技术规程及影响因素分析[J]
.农业科技通讯,2009(4):119-121.
被引量:7
7
蒙蕊学,刘晓云,马强,甄继雄.
马铃薯杂交育种技术初探[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37(4):38-39.
被引量:7
8
何二良,郭天顺,王廷杰,杨志奇,吕汰,赵国良.
网室内马铃薯杂交组合结实率试验及评价[J]
.农业科技通讯,2010(7):59-62.
被引量:2
9
马恢,郭振国,温利军,高永龙.
生态因子对马铃薯杂交结实的影响及杂交技术的研究[J]
.马铃薯杂志,1999,13(2):81-83.
被引量:5
10
魏明,朱维贤,刘卫民,邹万君,张丽芳,蒋瑜,汪忠明.
云南高原马铃薯杂交实生种子制种技术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10,23(6):1818-1823.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
1
吴静,杨小华,乔冰洁,徐宝连,王佃强.
提高马铃薯开花结实率的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种业,2023(8):7-11.
被引量:3
2
白玛曲珍.
提高西藏马铃薯杂交结实率的技术措施研究[J]
.种子科技,2024,42(11):67-6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
1
韩忠才,孙静,王中原,徐飞,牟彬,邱博妍,张胜利.
吉林地区马铃薯周年杂交育种技术初探[J]
.农业与技术,2024,44(5):69-73.
被引量:1
2
白玛曲珍.
提高西藏马铃薯杂交结实率的技术措施研究[J]
.种子科技,2024,42(11):67-69.
被引量:1
3
王荣艳,普金,罗有卫,谢文娟,王娟,祝光涛.
马铃薯组织间组成型和特异型表达基因的鉴定[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44(3):20-26.
4
周雅.
西藏马铃薯杂交育种技术规程及影响因素研究[J]
.种子科技,2025,43(5):63-65.
1
房卫平,赵元明,李武,聂利红,段峥峥.
转基因抗虫棉品种银山8号选育与栽培技术[J]
.中国棉花,2010,37(10):23-24.
被引量:2
2
叶乃兴,郭吉春.
福建茶树品种资源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福建茶叶,1997,20(1):42-45.
被引量:22
3
熊飞.
少量种子保存小窍门[J]
.中国种业,2005(12):29-29.
4
张传芝.
种子贮藏之我见[J]
.河南农业,2006(6):25-25.
5
白玛卓玛,吕铁柱,侯奕瑾,刘翠花,果珍,陈普云,拉巴次旦.
西藏自然条件下玉米种子耐贮藏特性研究[J]
.西藏科技,2013(3):10-12.
6
郝云凤,莫日.陶格斯,樊俊峰,李晓红,马俊,张晶晶.
春小麦杂交组合配制和基因型差异对花培的影响[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3,31(5):14-15.
被引量:8
7
李永平,王颖宽,马文广,王绍坤,段玉琪.
烤烟抗普通花叶病育种研究初报[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18(1):94-96.
被引量:5
8
李光发,张淑琴,邬生辉,曲刚,徐宝峰,许正学.
玉米自交系C8605-2的再利用[J]
.农业科技通讯,2010(6):132-133.
9
陈举林.
漫谈提高玉米育种效率的技术体系[J]
.种子世界,1993(10):34-34.
10
吴毓,王培华,杨德,蒋刚.
杂交水稻强优势组合的选配原则、育种现状及栽培技术[J]
.南方农业,2009,3(1):10-11.
被引量:3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 第1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