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体育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从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以及体育产业3个层次分别阐述中国体育体制改革与创新以及引发创新与变革的动力在哪里等问题进行分析,以期通过梳理与展望,对中国体育事业的"十二五"期间发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指导体育相关工作。
作者
殷泽锋
机构地区
北京体育大学
出处
《运动》
2015年第7期6-7,5,共3页
Sport
关键词
体育体制
体制改革
触发机制
分类号
G80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作者简介
殷泽锋,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运动训练。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3
1
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N].人民日报,2011-4-1(12).
2
王家宏,李燕领,陶玉流.
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过程结构与功能定位[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7):1-7.
被引量:26
3
[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2.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胡琳琳,胡鞍钢.
中国如何构建老年健康保障体系[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8,45(6):22-29.
被引量:19
2
顾顺晓.
非政府组织失灵的机理探究及其矫治[J]
.理论与改革,2007(1):47-49.
被引量:14
3
曹爱军,杨平.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4
理查德德·L·达夫特.组织理论与设计精要[M].李维安,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9.
5
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框架[EB/OL].http://sports.sina.com.cn/s/2008-07-11/10501446923s.shtml.
6
樊继达.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公共服务评价体系[EB/OL].http://www.china.com.cn/xxsb/txt/2007-04/23/content_8158039.html.
7
郁建兴,吴玉霞.
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创新:一个新的分析框架[J]
.学术月刊,2009,41(12):12-18.
被引量:116
8
张海连,刘红建.
国民体质健康服务体系的结构及运行机制[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1,27(5):52-53.
被引量:7
9
张顶浩.
公共服务市场化中的政府责任[J]
.理论导刊,2012(2):26-28.
被引量:7
10
陈国权,张岚.
从政府供给到公共需求——公共服务的导向问题研究[J]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0,0(1):32-33.
被引量:21
共引文献
34
1
胡娟,杨靖三,陈刚,乔均.
江苏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指标体系的设计与实现[J]
.体育与科学,2015,36(5):28-38.
被引量:10
2
姜裕富.
论行政法上的公共利益有限原则[J]
.湖北社会科学,2005(6):40-43.
被引量:5
3
赵昆.
“经济人”假设与制度认同[J]
.齐鲁学刊,2007(5):122-125.
被引量:9
4
陆昱.
分离状态下的公共行政与公共伦理之整合[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11(2):80-82.
被引量:2
5
王利.
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意识研究的现状评析[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24(7):23-26.
被引量:2
6
陈孝兵.
论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J]
.理论学刊,2009(8):47-51.
被引量:13
7
宁廷峰.
浙中城市群体育产业圈建设的设想[J]
.内江科技,2011,32(10):148-148.
8
杨平.
俄罗斯群众体育发展战略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13(6):38-41.
被引量:3
9
何肖琬.
中国法制现代化三阶段假说——一种法理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阐述[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1-7.
10
徐雅莉.
政府公共体育服务组织结构研究[J]
.贵州体育科技,2014(4):13-1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1
1
Rolf Kilzer,Lutz Nordmann,张辉.
德国的体育教练员与教练员学院[J]
.中国体育教练员,2006,14(1):25-26.
被引量:2
2
刘波.
德国体育俱乐部建制探析[J]
.体育与科学,2007,28(3):57-60.
被引量:39
3
广东省体育局粤体群[2016]2号《关于广东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R].实施效果的评估报告.
4
国家体育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他山之石[R].国外、境外体育考察报告选编,2005:16-18.
5
刘波.
德国体育俱乐部体制与群众体育关系的研究[J]
.体育与科学,2009,30(1):64-68.
被引量:36
6
缪佳.
从美国、德国、瑞士竞技体育的发展探析中国体育强盛之路[J]
.体育科研,2009,30(4):19-23.
被引量:6
7
缪佳.
德国体育和竞技体育发展的特点研究[J]
.体育与科学,2010,31(6):68-70.
被引量:16
8
吴新炎,李芙蓉.
论德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政府的作用[J]
.学理论,2011(15):228-229.
被引量:3
9
刘玮.
德国体育俱乐部[J]
.运动,2011(14):155-156.
被引量:4
10
刘波.
德国体育体制研究对进一步完善我国体育体制的启示[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11):5-9.
被引量:32
引证文献
1
1
鲁毅.
德国体育管理体制及其对我国体育发展的启示[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6,36(4):1-4.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6
1
邓万金,管莹莹,何天易.
竞技体育强国核心竞争力比较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9,42(4):64-78.
被引量:6
2
赵富学,王相飞,汪全先.
德国课程改革进程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及启示[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0(5):523-531.
被引量:16
3
丁超,叶心明.
海德堡城市社会体育发展对我国体育城市构建的启示[J]
.当代体育科技,2021,11(14):186-188.
4
袁润.
新世纪德国体育俱乐部发展的特征及启示[J]
.体育科学研究,2023,27(4):32-41.
被引量:2
5
辜德宏,蒋雨轩,秦硕,王革.
德国竞技体育发展中社会和市场力量成长的政府支持、路径及启示[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24,44(1):55-63.
被引量:5
6
程丽平,徐建华.
我国优秀教练员执教能力的形成特征、影响因素及实践启示——基于冠军教练员的深度访谈[J]
.中国体育科技,2024,60(9):31-37.
被引量:4
1
王忠勇,杨辉.
论中国体育体制[J]
.科教导刊,2014(8):186-187.
2
戴敬东.
中国体育体制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1):10-14.
被引量:16
3
梁昌莲.
体育新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与变革[J]
.科技资讯,2015,13(18):172-173.
被引量:1
4
周志平.
从法网冠军审视中国体育体制[J]
.学习月刊,2011(15):30-32.
被引量:1
5
刘文远,苏龙章,曲继海.
举国体制下中国体育体制的发展趋势分析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23(9):103-104.
被引量:1
6
刘洪涛,史康成.
新中国体育科技政策的变迁规律[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7):12-16.
被引量:8
7
谢哲,黄明远.
基于MOOC视野研究高职院校篮球体育教学课程创新与变革[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16,0(20):106-107.
被引量:4
8
王智慧.
大型体育赛事举办过程中群体性事件触发机制与应对策略研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3,30(5):520-525.
被引量:10
9
葛振斌,曹永林.
中国体育体制下明星运动员的商业开发[J]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21(5):86-88.
被引量:3
10
李卫东.
制约中国体育体制改革与发展的因素分析[J]
.体育文化导刊,1998(3).
被引量:5
运动
2015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