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初中历史教学中怎样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所谓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在教育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时所表现出的功能特征,具体表现为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创设情境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上课开始就以高度集中的精力贯穿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现代教育理念提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互动的关系,教师应该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关注学生情感,营造轻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是学习的主角,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作者 吴兆和
出处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5年第5期131-131,共1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共引文献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