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以614名贫困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发现,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总体水平以及自我效能感、韧性及乐观三因子水平均与普通大学生无显著性差异,但在希望因子水平上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贫困大学生存在对未来充满希望、但又缺乏面对现实的自信心的矛盾心态,建议以积极心理资本为教育导向,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其心理资本水平。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8-79,共2页
The Party Building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Schools
基金
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广西学生资助研究专项立项课题"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广西高校贫困生心理扶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2ZZ018)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石艳华.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广西桂林54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