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受贿罪与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共犯之交叉问题辨正——以“中间感情投资型”贿赂犯罪为中心 被引量: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中间感情投资型"贿赂犯罪的特点,既表现为行贿人"所行之贿"与"所谋之利"之间的非单一、非即时对应性,也表现为行贿人以此作为拉近其与受贿人关系的先期感情投资的性质。此种情形贿赂之"行"与"受"之间的"时空阻隔性",及其存续于概括性、持续性(主动或被动)行贿过程之中的犯罪特质,一方面,表现出了其与"单纯收受财物行为"之间的不同;另一方面,其也引发了对于此种情形之主客观相一致原则的贯彻和犯罪因果关系认定,以及受贿者是成立普通受贿罪正犯还是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共犯的质疑与争议。对其的认定,可以通过贿赂犯罪认定理论的重新阐释和"感情投资型"受贿犯罪的专门刑事立法,为其提供法理支撑和规范依据。
作者 王晓辉
出处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0-74,共5页 Journal of Shandong Police College
作者简介 王晓辉(1979-),男,河南禹州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刑法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刑法学、比较刑法学、刑事政策学。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二级参考文献28

  • 1储槐植.完善贿赂罪立法——兼论“罪刑系列”的立法方法[J].中国法学,1992(5):90-96. 被引量:23
  • 2《刑法修正案(七)》第13条.
  • 3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7月8日《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几个问题的解释》.
  • 4张少林、唐玺.《“关系密切的人”如何认定》,载《检察日报》2010年6月9日.
  • 5刘沛.《影响力交易犯罪应当扩大到一般主体》,载《检察日报》2008年9月24日.
  • 6罗猛.《利用影响力受贿,仍有三点需明确》,载《检察日报》2010年4月9日.
  • 7《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第18第1款.
  • 8李占州、吴情树.《利用影响力交易罪中,行贿行为能否人罪》,载《检察日报》2009年11月30日.
  • 9赵长青.《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从实际出发的要件设计》,载《检察日报》2009年12月4日.
  • 10孙建民.《如何理解刑法修正案七中的“关系密切的人”》,载《检察日报》2009年5月5日.

共引文献75

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