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移动新媒体视阈下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研究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介绍了移动新媒体的兴起,分析了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面临的困境,通过寻求移动新媒体和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契合点,破解难题,以期发挥移动新媒体的优势,解决传统文化和传播的困境。
作者
郭敏
机构地区
内蒙古师范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
出处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5年第8期11-13,共3页
Inner Mongolia Science Technology & Economy
关键词
移动新媒体
传统文化
传承
传播
分类号
G112 [文化科学]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作者简介
郭敏(1978-),女,蒙古族,呼和浩特市人,硕士,内蒙古师范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系主任,讲师,研究方向:跨文化、英语教学法。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8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73
同被引文献
29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1
参考文献
6
1
陈菁菁.
我国民间组织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
.价值工程,2013,32(34):9-10.
被引量:1
2
单波,王金礼.
跨文化传播的文化伦理[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12(1):36-42.
被引量:71
3
曹能秀,王凌.
论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的关系[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6(5):137-141.
被引量:74
4
徐尚青,顾雨霏.
移动新媒体对当代人格心理的负面影响[J]
.当代传播,2013(4):42-45.
被引量:12
5
赵世林.
论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9(3):10-16.
被引量:319
6
李秀莹,付玉辉.
我国移动新媒体研究走向:移动·融合·创新——2011年中国移动新媒体研究综述[J]
.中国传媒科技,2012(3):46-48.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38
1
宋庚一.
美国媒体对伊斯兰世界的形象建构——以《时代》个案为例[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11(2):27-31.
被引量:1
2
王名.
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功能及其分类[J]
.学术月刊,2006,38(9):8-11.
被引量:165
3
曹能秀,王凌.
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9(2):64-68.
被引量:70
4
庞朴.《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的多元性》[J].《现代与传统》,1995,(1).
5
[英]戴维·伯姆.王松涛译.《论对话》[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6页.
6
[法]马特拉.陈卫星译.《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194页.
7
赵汀阳.《理解与接受》[A]..载《跨文化对话》(九)[C].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92页.
8
[美]拉里·萨默瓦 理查德·波特.麻争旗等译.《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跨文化交流文集》[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505-507页.
9
[美]约书亚·梅罗维茨.肖志军译.《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87-91页.
10
[德]盖奥尔格·西美尔.林荣远译.《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512页.
共引文献
473
1
姜敏.
系统论视角下中国刑法话语体系的现代化路径[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23,38(3):33-49.
被引量:2
2
鲁昆洪,瞿建宏,叶灵.
芒市帕峦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实践与模式调查[J]
.新西部,2020(34):63-65.
3
崔云霞.
乡愁视野下民族体育传承的精神力量[J]
.体育世界,2019(11):53-53.
4
李梓郡,杨译超.
非遗视野下传统音乐的市场需求与保护策略[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2,44(S02):252-255.
被引量:4
5
王依宁,苏彦捷,王启忱.
新时代社区中的尊老爱幼:传承与挑战[J]
.社区心理学研究,2023(2):92-107.
6
彭华新,宋思茹.
跨文化报道中的语言伦理批评:从中医概念的海外传播说起[J]
.全球传媒学刊,2022,9(6):39-52.
被引量:3
7
邓金香.
图书馆+电视台的跨界合作初探——以“醉美湛江西海岸”地域文化艺术展策展为例[J]
.科技视界,2023(16):63-66.
8
刘斯,孙茜.
基于文化传播的儿童电子书《春节》用户体验设计[J]
.包装工程,2022,43(S01):140-143.
9
李智,黄新新.
主体间性视域下交互式纪录片的发展与反思[J]
.北方传媒研究,2021(6):62-67.
10
彭进.
传统工艺花草纸在幼儿园中实施的初步探究[J]
.人文之友,2019,0(18):288-288.
同被引文献
29
1
汪黎黎.
文化遗产的虚拟再现研究[J]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0(10):138-139.
被引量:3
2
李涵.
信息时代的蜕变——新媒体艺术的交互性及其市场发展[J]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13(5):73-74.
被引量:4
3
蔡帛真.
我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策略[J]
.今传媒,2014,22(2):126-127.
被引量:7
4
李微,余建荣.
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媒体传播策略[J]
.新闻知识,2014(2):48-50.
被引量:31
5
朱洪举.
论数字媒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39-42.
被引量:11
6
林文艺.
探析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2):84-88.
被引量:6
7
金旭东.
新媒体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J]
.重庆社会科学,2015(3):99-104.
被引量:17
8
李达.
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困境与策略[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3(2):113-117.
被引量:49
9
杨国兴.
影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作用及方式[J]
.民族艺术研究,2015,28(3):99-103.
被引量:17
10
朱创伟.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传播[J]
.歌海,2015(3):118-120.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8
1
裴张龙.
微信公众号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的发展态势及对策建议[J]
.传播与版权,2016(12):97-98.
被引量:5
2
李洁琦.
高职院校基于新媒体的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研究——以茶文化为例[J]
.福建茶叶,2017,39(8):323-323.
被引量:2
3
傅毅飞,万超,石倩.
边城茶峒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策略分析[J]
.东南传播,2017(5):65-66.
被引量:1
4
马丹.
新媒体文化产业发展与茶文化传播[J]
.福建茶叶,2018,40(7):419-419.
被引量:2
5
刘鑫梅,赵禹锡,刘倩.
跨文化传播视阈下我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探析[J]
.传媒论坛,2018,1(14):1-2.
被引量:5
6
王方.
基于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播的新媒体交互艺术应用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17):105-106.
被引量:4
7
卫东.
新媒体视域下传统文化节目热播的思考[J]
.长江丛刊,2018,0(34):148-148.
8
魏文静.
论数字媒体环境下的交互艺术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以故宫博物馆为例[J]
.艺术科技,2016,29(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张敏敏,刘洪.
互联网时代广西古建筑的数字化传播路径[J]
.新闻潮,2019(10):24-27.
2
蔡英龙.
互联网时代下新媒体交互技术的应用分析——基于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播视角[J]
.长江技术经济,2020(S02):169-170.
3
傅毅飞,万超,石倩.
边城茶峒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策略分析[J]
.东南传播,2017(5):65-66.
被引量:1
4
何淑嫱,舒翎,何琛,李伟.
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建立与保护初探[J]
.红河学院学报,2018,16(1):43-45.
被引量:3
5
周燕双,韩燕红,王玉珏,申鸿岩.
邯郸成语文化的数字化传播方式探讨[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9(12):158-159.
6
舒俊宏.
在我国高校中开展采茶健身操的可行性与实践应用分析[J]
.福建茶叶,2018,40(1):236-237.
7
马光明,王聪华.
探析基于微信公众平台有关西藏传统手工艺品内容建设[J]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8(4):72-74.
被引量:1
8
董亚莉,皮邦瀚,赵海英,谢燕.
基于传统文化元素DIY的虚拟交互技术实现[J]
.艺术科技,2018,31(2):1-3.
被引量:2
9
张书光.
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及对策[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39(1):129-131.
被引量:3
10
邓黎.
对外传播视角下传统文化的研究[J]
.科学咨询,2019(7):56-56.
1
李洁.
新媒体语境下西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以纪录片《第三极》为例[J]
.新媒体研究,2015,1(6):8-9.
被引量:3
2
袁景全.
图书馆读者服务之初探[J]
.才智,2015(17):351-352.
被引量:1
3
蒋逸征.
出版人心中永远有灯——记“郝铭鉴与《咬文嚼字》座谈会”[J]
.编辑学刊,2011(3):43-43.
4
姜丽.
时政书籍封面设计理念与风格[J]
.新闻前哨,2012(8):76-76.
5
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出版中蒙、中阿、中捷、中西、中葡多语种《论语》 “一带一路”国家《论语》译介工程在青启动[J]
.全国新书目,2017,0(3):8-8.
6
韩正好,江丽梅.
大众传媒时代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传播策略研究[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1(2):246-247.
7
仵军智.
电视媒体:如何把握传统乡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J]
.传媒,2011(5):71-72.
被引量:1
8
王驰坤.
健康理念:对外文化传播新契机——以CCTV4《中华医药》栏目为例[J]
.声屏世界,2011(2):36-37.
被引量:1
9
林立.
浅谈文化馆在非遗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6(14):12-12.
被引量:5
10
黎筝.
论新媒体对本土文化的传播效应——以贵州文化为例[J]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32(11):23-27.
被引量:3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5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